您的位置 首页 数据

华为徐直军:七个关键词复盘5G创新之路

如何真正实现创新发展,是企业每天需要面对、时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来到大会,我本来想讲创新理念,可是发现也没什么高明之处,只是努力做到位,3日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 他以华为5G研发之路为例子

华为徐直军:七个关键词复盘5G创新之路

“如何真正实现创新发展,是企业每天需要面对、时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来到大会,我本来想讲创新理念,可是发现也没什么高明之处,只是努力做到位,”3日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

他以华为5G研发之路为例子,与大家分享企业对创新的理解。

纵观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都是为了人类美好生活。徐直军说,华为在2G时代跟随,3G时代挑战,4G时代同步。但由于华为基于客户需求创新了分布式基站、SingleRAN等,华为赶上了,并实现了差异化和领先。

回顾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在企业成长的任何时期,即不管是追赶者、挑战者还是领先者,都需要基于客户需求的持续创新,也都能够创新。也只有创新,才能追的得上、追得快、超得过,超得快,超得远…在产业发展的任何阶段,也都需要创新驱动,越靠近研究阶段,越需要愿景驱动的创新,越靠近产品阶段,更多基于客户需求驱动的创新。华为的5G经历了从研究、标准到产品的产业发展全过程,而我们国家在所有这些阶段都面临着强烈的创新诉求和创新挑战。

关键词一:愿景驱动

华为5G的创新首先是从愿景驱动开始的。在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在2013年,徐直军在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公开提出和分享了华为关于5G的愿景,当时提出:5G要实现,比4G提升1000倍的网络容量、要能够连接1000亿的物联网设备、提供10Gbps的用户速率,和极低时延。今天看,这些愿景正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在他眼中,正是由于那时候对未来的憧憬,和开创未来的勇气,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国家的很多产业正在升级,相信,只要敢于憧憬未来,就一定能开创未来。

关键词二:早决策、敢投入

华为5G的研究是从2009年开始的,企业在2009年决策成立了通信技术实验室,开启了5G的早期研究。那一年年底,全球首个4G商用网络在挪威和瑞典刚刚同时启用,中国的4G牌照还没有发放(中国的4G牌照是2013年12月才发放)。一段时间研究之后,2013年,华为决定进一步加强5G的研究投入,宣布了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投资6亿美元,用于5G的研究与创新的计划,这不含产品化投资。到2019年全球首个5G商用网络开通,走过了10年的路程,5G创新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徐直军回顾,研究的资金需求没有想象的大,事实上计划中的6亿美金投资,最终没有全部用完。而且他发现,越早投入,可能累计投入更少。事实上,2017年,也就是5G商用的两年前,华为就开启了6G的研究。

关键词三:多条路径

创新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多种选择,华为在5G研究过程中发现,实现愿景目标可能的技术路径很多,但并不清楚哪一条技术路径能最终实现目标。因此,采取了多路径研究和探索,最终找到了实现目标的技术,而且真正找到的不一定是初期被看好的技术路径。在研究与探索过程中,管理层平等对待每一个团队,特别是那些技术没有被最终采纳的团队。“因为他们同样伟大,”徐直军说。

关键词四:关键突破

从2G,3G,4G到5G,每一代移动通信都开创了自己的时代,这背后是,一系列基础研究发现和关键技术突破,因为这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被一次次扩大。5G的Polar码技术就是这样的关键突破之一。1948年香农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论文,开创了香农信息论,提出了采用编码技术可以达到信道容量极限的突破方向。直到2008年,Arikan教授公开发表了Polar码论文,Polar码是唯一的可以在理论上证明的达到香农理论极限的编码技术。从2010年起,华为投入进一步研究,在Arikan教授论文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核心原创技术突破,最终与产业界一道,使Polar码成为5G控制信道编码。

关键词五:全球广泛合作

5G发展到今天,是全球政府、产业界、高校、研究机构等各方广泛合作创新与努力的成果。在5G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华为始终坚持全球开放合作,在5G研究合作方面,我们与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教授孵化了300多个合作研究项目。

在跨行业合作方面,华为参与和联合推动多个跨行业组织,包括5G应用产业方阵,5G汽车联盟,5G工业互联及自动化联盟,5G切片联盟,5G确定性网络产业联盟等。这里,特别要提到我国工信部支持下成立的5G应用产业方阵,目前已成长为现阶段中国最有力的5G应用创新推动组织,大量创新的5G应用正在加速出现。

关键词六:产业政策及时

徐直军看来,对于创新型产业,适时、正确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反之不适当的产业政策可能对产业发展造成伤害。对5G而言,频谱和牌照政策是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在5G标准之初,业界曾就5G用中频还是毫米波部署,进行了大量的讨论。2017年12月,5G首个标准发布,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界的中频5G解决方案趋向成熟,对频谱和技术的认识更加彻底,中频连续大带宽频谱是5G网络的基础保障,毫米波频谱部署5G条件尚不成熟。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工信部及时发布了5G频谱政策、发放了5G牌照,选择中频作为5G频谱,并划定了620M频谱资源。而美国则选择毫米波作为5G频谱。到今天为止,全球已经有68个国家的162个运营商进行了5G商用部署,其中90%的国家选择了中频频段部署。同时,只有不到5个国家选择了毫米波,且至今不具备条件进行规模部署。现在回头看,中国工信部及时和正确的产业政策,对中国5G今天的全球领先、产业化,至关重要。

关键词七:全产业链同步

中国5G在工信部、科技部的组织下,是以规模商用为目标来创新。构成规模商用的每一个要素都有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来承担。并通过试验网来验证各要素进展情况,使得5G得以快速投入规模商用。我国面向未来要打造的产业会很多,借鉴5G的经验,避免锣齐鼓不齐,使一个个新产业能得以快速规模化应用。

赞助本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新基建,半导体行业的极致机会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建设、融合基础建设、创新基础建设三方面内容,除了此前央视报道中覆盖的7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还将卫星互联网加入。 如果深入这些行业的核心,会

工业回升态势能否延续?5G怎么推?中小企业困难怎样化解?

高技术制造业向好和投资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发展的活力与潜力。会上数据显示,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快于整体工业4.3个百分点。智能化、升级型新兴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9.1%、17.

中国移动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 以后打算这么干

近日,中国移动公布,当前正积极推进落实第五个五年发展战略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目前在多个领域已经处于通信行业世界一流水平。 两年过去了,中国移动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路上进展怎么样了?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获悉,创世界一流力量大

砖石机成套设备或将成为新基建的高效助力!

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点,疫情后的城市建设规划更是重中之重。自疫后陆续复工,我国陕西、河南、福建、四川、河北等多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项目计划涵盖生态城市建设、新城镇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那么,砖石机成套设备在这些投

面向OEM厂商和移动领域,高通推出全新骁龙870 5G移动平台

全球半导体观察消息,高通近日发布全新骁龙870,旨在提供全面提升的性能,进一步满足OEM厂商和移动行业的需求。 高通技术公司宣布推出高通骁龙870 5G移动平台,即骁龙865 Plus移动平台的升级产品,其采用了增强的高通Kryo 585 CPU,超级内核主频高达3.2GHz。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