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智能家居

华为无线充电新专利公布:传输距离再提升

从企查查网站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关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发明专利。 专利公开号为CN112564295A,公开日期为2021年3月26日。 据了解,华为此次公开的专利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 在该应用中,将两个发射电极中的一个发射电极和两个接收电极中的一个接

从企查查网站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关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发明专利。
 
  专利公开号为CN112564295A,公开日期为2021年3月26日。
 
  据了解,华为此次公开的专利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
 
  在该应用中,将两个发射电极中的一个发射电极和两个接收电极中的一个接收电极通过电导率大于空气的第一传输介质耦合,进而提高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之间的等效耦合电容,可有效提高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增强无线充电的灵活性。
 
  对此,有网友表示,这难道就是隔空充电?
 
  
 
华为无线充电新专利公布:传输距离再提升
  不过根据专利描述,想要实现远距离充电还需要通过电导率大于空气电导率的介质才可以,例如铁、铝、铜、设备金属外壳、建筑物金属等金属材料。
 
  该专利适合智能手环、手表等贴身佩戴的设备进行远距离无线充电。
 
  但华为此次公布的“无线充电系统”专利并未透露传输距离上限。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摩托罗拉、小米、OPPO分别向公众展示了自家隔空充电技术。
 
  对于这项新技术,有专家表示,隔空无线充电技术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障碍,甚至可以实现远距离无线充电,但问题是最终的产品化,目前有法律法规的要求,有设备安全人身安全的要求以及成本的要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无人汽车无法躲避没见过的物体?问题出在训练pipeline上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万字读透自动驾驶3D视觉感知算法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会使共享经济再次火热吗?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自动驾驶汽车比七个月大的婴儿还聪明吗?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