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智能家居

高成长业务逐渐分拆继智能家居后,海康机器人也将会独立

过去几年中,海康威视旗下以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创新业务表现强劲。2020年度,创新业务总营收61.68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智能家居营收29.19亿元,同比增长12.6%,机器人业务营收13.59亿元,同比增长66.91亿元。2021年继续延续增长态势,上半年创新业务总

   过去几年中,海康威视旗下以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创新业务表现强劲。2020年度,创新业务总营收61.68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智能家居营收29.19亿元,同比增长12.6%,机器人业务营收13.59亿元,同比增长66.91亿元。2021年继续延续增长态势,上半年创新业务总营收为55.78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总收入比例提升到16.46%。其中,智能家居营收18.71亿元,同比增长58.68%,机器人业务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125%。
 
  对于处在高速发展的创新板块逐渐剥离。日前发布拟启动分拆机器人公司独立上市的公告。分拆上市的背景和目的中介绍,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制造业步入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制造时代。海康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产品提供商,以视觉感知、AI 和导航控制等技术为核心,凭借深厚的算法积累、强大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完整的营销体系,聚焦智能制造,持续在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领域深耕投入,推动生产、物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基于海康威视整体战略规划,为推动创新业务齐头并进,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十四五”期间国家智能装备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拟实施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从而充分借助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海康机器人快速发展,进而有利于实现上市公司股东长期价值的最大化。不过,分拆海康机器人境内上市的计划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
 
  海康旗下萤石冲击科创板,瞄向千亿智能家居赛道
 
  在此之前,将热成像事业部资产作价8亿元转让至创新子公司海康微影名下,该事业部成立于2015年,负责热成像全系列产品的研制及优化工作。此外,分拆智能家居子公司萤石网络独立上市,并已提交至科创板,拟募资37亿资金,拟用于投资于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项目、 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萤石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
 高成长业务逐渐分拆继智能家居后,海康机器人也将会独立
  根据披露文件显示,在过去几年,萤石网络营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由2018年15.2亿元营收,2020年增长到3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88%。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对此表示“伴随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升,对居住环境也越来越高,从居家安全到智慧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围绕智能家居创新的厂商得到强劲发展。”并指出,智能家居前景广阔,2020年全年,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突破2亿台大关,2021年预计出货量2.5亿台,这一数据来自IDC。并预计到2025年市场出货量将接近5.4亿台。
 
  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在消费市场的推广是我国智能家居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然而,萤石网络营收第一,来自智能家居摄像机营收占比超七成,且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年,智能家居摄像机营收占比63.85%,到2021年上半年占比提升到70.21%。在笔者看来,摄像机不仅是萤石核心业务板块,也是海康威视面向C端消费者的核心战略。当然,智能摄像头是智能家居市场最重要品类。
 
  安全作为智能家居场景下的刚需之一,家居安防产品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按照Statista的数据分析,家居安防产品占全球智能家居市场不同类型的市场份额有望从2020年的24%左右提升至2024年的28%左右。并预计到2024年,全球家居安防类产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美元以上。对于依托智能摄像机起家的萤石来说,则处于该市场前列。
 
  额外要指出的是,尽管智能摄像机是作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基于此,延伸至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并结合云开放平台,接入第三方设备,形成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目前,萤石物联云平台的设备连接数已达到亿级,连接设备数1.36亿,注册用户数超过8000万,日活用户近1200万。
 
  凭借萤石物联云平台的基础管理和智能分析能力,持续通过生态合作开发拓展智能家居产品矩阵,形成了“4+N”的产品体系,“N”代表IoT开放生态业务,由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品类极其丰富,莹石难以全面覆盖,亦难以独立打造完整的物联网云生态。而欲在科创板上市,寻求募集37.385亿资金,将有助于提升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云平台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这将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后
 
  作为全球智能安防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优势,以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场景,以数智融合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为海康威视打开了增长空间。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556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109.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0%。只是,创新业务则是海康增长核心板块,包括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业务板块高速增长,使得整体营收保持正增长。遗憾的是,高速发展的创新业务则将把其剥离、分拆。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他获得网易2020年度最具影响力奖,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无人汽车无法躲避没见过的物体?问题出在训练pipeline上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万字读透自动驾驶3D视觉感知算法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会使共享经济再次火热吗?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自动驾驶汽车比七个月大的婴儿还聪明吗?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