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卓评测

索尼全幅最广定焦镜 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伴随着索尼FE 20mm F1.8 G的发布,索尼E卡口全画幅镜头数量达到了36支,E卡口镜头总数更达到了56支。并且固定20mm焦段的设计,使其成为了E卡口全画幅镜头群中最广的定焦镜头。

副标题#e#

  【数码频道】伴随着索尼FE 20mm F1.8 G的发布,索尼E卡口全画幅镜头数量达到了36支,E卡口镜头总数更达到了56支。并且20mm焦段的设计,使其成为了E卡口全画幅镜头群中最广的定焦镜头。从它的参数上我们能发现,这款为微单相机量身打造的镜头主打小巧、紧凑。其长度约为84.7mm,最大直径约为73.5mm,滤镜尺寸为67mm,重量仅有373g。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不过说到20mm焦段很多人都马上会想到风光、建筑、星空等大场景题材,于是便将其归为小众镜头。但随着Vlog以及短视频的火爆,使这类轻便型的定焦镜头成为了拍摄的主力军。而就在前不久本站收到了这枚新镜头,因此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下索尼FE 20mm F1.8 G的独特魅力。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镜头外观

  FE 20mm F1.8 G依然采用索尼一贯的E卡口镜头设计风格,前端为对焦环,中间为操控区域,靠尾部是光圈环。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中间的操控区域分布着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老三样:自/手动切换拨杆、自定义按键和无极开关。无极开关的设置,让这枚镜头在拍摄视频时,可以让用户优雅的调整光圈大小,不必担心有极调整时画面抖动或是噪音干扰。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镜头最大光圈为F1.8,最小光圈为F22,光圈叶片数为9片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FE 20mm F1.8 G能在体积上做到小巧紧凑,主要在于索尼在光学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其由12组14片镜片组成,具有2枚AA(高级非球面)镜片和3枚ED(低色散)镜片。同时配上改进后的机械结构,才保证了其整体体积的轻量化。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镜头前置及后置镜组上均加入了便于清洁的氟化物涂层,并且其金属卡口也能起到有效的密封和保护作用。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随镜头附赠了一个莲花遮光罩,安装之后对镜头的便携体积未产生任何影响。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FE 20mm F1.8 G在搭配机身时也同样紧凑。*此次参与评测机身为索尼A7R4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分辨率测试

  上文我们提到FE 20mm F1.8 G在光学结构上进行了优化,使其所拍摄的画面具有相当不错的解析力。搭配高像素的A7R4机身,拍摄效果究竟如何呢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光看测试结果,很难相信这仅是一枚G镜头。在各光圈下镜头中心成像都相当锐利,仅在最小光圈中出现了衍射现象。而边缘位置在最大光圈时,锐度略微下降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收到F2光圈时边缘画质立刻提升,直到最小光圈出现衍射问题。从解析力来看,FE 20mm F1.8 G的表现不亚于GM镜头,对于像A7R4这种高像素机身也完全能够适配。

  微距拍摄

  FE 20mm F1.8 G的最近对焦距离为约0.19m,最大放大倍率可达约0.2x。优秀的分辨率表现,使其在拍摄特写照片时更加的轻松。我们用最大光圈进行近距离拍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通过放大照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花蕊上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完好的保留下来,并且焦外部分的虚化也非常自然。

  虚化&光斑

  说到虚化,当然少不了对这类大光圈镜头的虚化测试了。FE 20mm F1.8 G的最大光圈为F1.8,采用9片光圈叶片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镜头的虚化效果非常出色,由于采用9片光圈叶片,最大光圈下的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的光斑都非常圆润,并且边缘位置的光斑没有出现明显的口径蚀,同时光斑内十分干净没有看到洋葱圈的现象。

  而在光圈缩小后,9片光圈叶片营造出了拥有18束光的星芒效果。不过由于测试中的测试道具较小,很难看出最佳的星芒效果,随小编去到室外来继续进行测试。

  星芒&眩光&鬼影

#p#分页标题#e#

  将光圈开到F8以上,对着光源方向进行拍摄,就能轻松的获得星芒效果。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p#副标题#e#

  因为是逆光拍摄,对于镜头的抗眩光及鬼影的性能也是相当大的考验。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从拍摄样张来看,FE 20mm F1.8 G的抗眩光表现非常不错,虽然在画面中出现了鬼影,但鬼影的程度非常轻微,几乎不影响照片的观看体验。对于这样一支镜头来说,其抗眩光&鬼影的能力实属上乘。

  色散控制

  另外在高光比反差下,FE 20mm F1.8 G的色散控制又如何呢?我们逐级减小光圈来进行测试。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从测试结果来看,这颗头的色散抑制很不错,无论是焦内还是焦外,物体的高光边缘没有出现紫边现象。

  暗角&畸变

  最后我们再来对镜头的暗角及畸变控制做一下测试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暗角方面,全开光圈下暗角较为明显,收两档之后暗角就可消失不见。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畸变方面,作为广角镜头FE 20mm F1.8 G的控制已经非常不错,只出现了轻微的桶形畸变。*后期通过软件可一键矫正。

  对焦&视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评测中FE 20mm F1.8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其对焦非常迅速。究其原因是其搭载了与G大师镜头相同的XD线性马达。双XD线性马达的加持下,提升了其自动对焦速度、精度和跟踪性能。

  而这些恰恰就是视频创作者们所需要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对于如今的拍摄者来说,动态画面是目前较为主流的拍摄方式,FE 20mm F1.8由于自身的轻便性,搭载任何器材都不会让拍摄者长时间手持时产生负担。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并且在自拍时,足够近的对焦距离和宽广的视角,能轻松的把自己及周边的环境容入画面。强大的对焦性能搭配相机的眼部识别对焦,让用户可以摆脱虚焦的烦恼,放心的将自身精力用于创作之中。

  样张&总结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索尼FE 20mm F1.8 G体验简评

  总结:作为一支G镜头FE 20mm F1.8 G的整体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其异于传统G镜头高品质甚至能够触及GM镜头的门槛。尽管不少人对于它的焦段褒贬不一,但其实在实际的拍摄体验中,20mm焦段的超广画面、加上0.19m的最近对焦距离,配合F1.8大光圈,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拍摄题材。此外,FE 20mm F1.8 G宽广的视野、轻便的体积以及强大的对焦,使其成为了视频创作者不可多得的拍摄利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最小降噪耳机,万魔迷你豆 ComfoBuds Mini评测

在耳机的无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现在,作为完全摒弃耳机线的TWS耳机,出道即巅峰,才出现几年就成为了主流的耳机类型,可见广大消费者对它的喜爱。致力于为舒适佩戴而打造“最小降噪耳机”,1MORE推出万魔迷你豆 ComfoBuds Mini。

OPPO Enco X2体验: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六边形战士」

OPPO在去年发布了Enco X这款耳机,作为绿厂TWS的旗舰产品,Enco X带给了我非常好的体验。在过去的半年里,这款耳机一直是我主力使用的听音设备,不管是音质、佩戴舒适度、降噪,它都能满足我的日常所需,所以当它的继任者——Enco X2来到我们办公室的时候,我

跑分之差孰强孰弱?上市骁龙8 Gen1旗舰集合

去年12月1日高通推出了最新旗舰芯片——骁龙8 Gen1,这款芯片是高通首款使用ARM最新Armv9架构的芯片,制程工艺从骁龙888的三星5nm制程工艺升级到三星4nm制程工艺,内置八核Kryo CPU,其中包括一个基于 Cortex-X2 的 3.0 GHz 内核,三个基于 Cortex-A710 的 2.

锐龙7 6800H+满血RTX 3060 华硕天选3游戏本全面评测

说到游戏本,就不得不提华硕天选系列,它将二次元美学很好地融合到了游戏本设计当中,让产品更加具有特色,并且有着非常不错的硬件配置和性价比。前段时间,华硕推出了全新的天选3系列游戏本,在延续之前产品设计风格的同时,更新了核心配置,并且引入了全新

“白天不懂夜的黑” 三星Galaxy S22 Ultra:我却更懂夜的美

拿到三星Galaxy S22 Ultra的评测机后,给予夜景拍摄重点“照顾”,也理解了在“夜视仪”横行的手机圈中,三星选择主打夜景拍摄的底气,Galaxy S22 Ultra确实很懂夜的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