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趣闻

Linux不是产品!它是一种技术,一个过程!

,Linux不是产品!它是一种技术,一个过程!

>   关于Linux取得商业成功的证明往往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的:分析家发现自1999年以来,Linux操作系统的增长速度比其他操作系统要快,或Linux服务器产品成为第二受欢迎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对于我来说,这类“作为产品的Linux”的看法违背了Linux以及开发出Linux的“开放源程序开发模式”的完整意义。



  Linux并不是一种产品!它更是一种软件组件的集合。每个组件都是由全世界成千上万双独立的巧手各自开发出来的,每个组件的改变和发展完全是按照每个人自己的时间表来进行的。



  把Linux当作一种产品来对待就是要最终扼杀一个天生就具动态发展性质的东西,终结生性就处于开放状态的事物。要这么做就不得不丢失一些东西甚至是重要的东西。



  不,Linux并不是一种产品!它是一个过程。



  当然,Linux的分发物——一个集合了Linux内核以形成一个完整操作系统的集成软件——成为了过去几年里Linux商业化进程的最初促进者。而且Linux的分发物确实在Linux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们搜集“最优品种”的开放源程序技术并将其集成到制成品中。这种方式允许Linux作为一种集成的解决方案分配给终端用户,而不仅仅是一种不同技术的集合。



  这是否意味着促进Linux商业化的唯一方式就是将集成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传统的“万金油”产品来销售?我反复强调,这么做就违背了Linux的完整意义。因为Linux根本就不同于传统的操作系统产品——不论是由工业文明所形成的,还是由文化所塑造出来的。



  甚至,当今已在各主要商业Linux供应商中形成的商业模式显然同Linux一直试图将其代替的那些具有产权的操作系统所建立起来的模式是极为相似的:将操作系统定位为一种标准,然后通过产权技术、签署协议的伎俩或“接受并扩展”的方法限制用户从而控制这种标准。



  让我们往后退一小步,看看人们为什么要集结Linux。这是一个不被任一家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开放的平台,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定制、优化和集合能力,它是一种促进下一代操作系统和服务的完美的“无形引擎”,它带给它的用户对基本平台的发展以更多的操作,使用户操作起来更加熟练。总之,有了Linux,力量的平衡最终从公司那里又转到了用户这边。



  Linux的发布行业必须开始以不同的形式来对待Linux。



  由公司带来的“边缘化”不兼容性,再一次引起了限制以及在服务和支持问题上对公司的信任问题。是销售商而不是用户,再一次控制了平台的发展,给用户发布或提供新产品和服务指定了时间。而“万金油”、“作为产品的Linux”方式恶化或削弱了定制、优化和集成的能力。当然,产品可以被修改——但却要以牺牲服务和支持为代价。



  Linux发布行业需要以全新的、不同的方式来对待Linux——将其作为一种共享的平台,而不是一种拥有的产品。Linux发布商需要一种更好地配合Linux独有之处的商业模式。Linux和其他操作系统根本不同,它带给市场的是技术、文化和过程。它们需要一种能维持这种魔术的商业模式,这种魔术是当今Linux之所以为Linux的原因所在!



  此处提到的危机并不只是关于Linux发布商的商业生命力,而且还涉及到Linux生态系统本身。在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近期的《哈佛大学商业观察》的“这没关系”章节中,他描述了产权技术和基础结构技术之间的差别,并指出基础结构技术“用来分享比独占显示出更高的价值”。



  Linux明显就是一种基础结构技术。毕竟,它是从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的。而互联网就是震动了IT行业根基的最新基础结构技术。设想一下,如果互联网从基础结构技术方面到产权技术方向稍作改变的话,留给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呢?



  追随传统平台的限制策略,Linux发布行业实际上正试图将基础结构技术转变为产权技术。源代码可能可以被获取,但是如果我被提供给我代码的公司钉紧的话,那又有什么作用呢?



出处:PConline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敢为天下后,OPPO Find N折叠屏的底气何在?

聊起OPPO,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本分,而在刚刚发布的OPPO Find N折叠屏手机上,我看到的是OPPO敢为天下后的底气。 当大家还沉浸在前一天发布的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影像NPU芯片时,OPPO又在12月15日推出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产品OPPO Find N。这是一款传闻已

OPPO Find N展开一刻,两大创新技术打破折痕路上意难平

荣耀发布了荣耀60系列的新品,特别是荣耀60 Pro的5000万像素超感知AI前置镜头和1亿像素超清后置主摄,是生活和游玩记录的好帮手。多镜录像功能在荣耀50系列上就已开始引入,在荣耀60系列上还新增了AI手势识别,Vlog隔空换镜这一创新功能,对拍摄Vlog来说相当

深扒天玑9000,发冲高关键年产品底气怎样?

联发科的天玑9000自公布以来,以过硬的技术实力迅速冲上了包括微博热搜在内的各类话题平台,吹响了冲击旗舰的号角。手机芯片进入4nm时代,arm推出面向未来十年的v9架构,5G技术R16即将商用,内存技术在升级面对全产业大跃进之势,联发科的天玑也迎来了上升的

想拍更远?汇总今年搭载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的手机

部分手机摄影发烧友已不再满足普通的2x长焦摄像头,他们需要拍的更远,画质也不能妥协,于是能拍更远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就应运而生了。不过当镜头焦距上去了,后置镜头模组的厚度就难以控制,如果强行塞下更长焦段的镜头,模组厚度将达到1~2cm,这样的手机估

像素并非越高越好,为何5000万像素手机镜头倍受青欢迎

500万、800万、1200万像素,智能手机摄像头像素在早年发展的步伐相对还是比较缓慢,近来2000万、4800万、6400万、1.08亿像素接踵而来,手机摄像头的像素规格呈现出十分迅猛的迭代更新速度。然而在2019年首推量产1.08亿像素的智能手机后,至今手机上单颗传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