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去年,陈可辛导演用iPhone X拍摄了一部《三分钟》赚足了我们的眼泪,今年贾樟柯导演又通过iPhone XS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桶》,相信这让很多手握iPhone的朋友跃跃欲试——不就是几分钟的短片嘛,我用iPhone也能拍出来。
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剧本是好片子的基础
《一个桶》的背景是春节返城,讲述了一个母亲为儿子辛辛苦苦准备了“一个桶”,让儿子千里迢迢带去城里的故事。
虽然故事很简单,但是《一个桶》聚焦于小人物、乡土气息、母亲的挂念、离别、返程旅途等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元素,十分容易让观众产生移情效果。
此外,《一个桶》不管是前期的营销还是整个短片都充满了悬念感——桶里是什么?
相信在观看正片的时候,大部分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悬念上,因此在《一个桶》结尾揭开悬念的一瞬间,观众的情绪随之迎来了一个高潮。
光靠iPhone可拍出不出来
为了研究《一个桶》的“参数”,我们专门从Apple官网下载了原版的《一个桶》,结果发现,《一个桶》总时长6分36秒,总大小379.3 MB,分辨率为1280 × 720像素,帧率为25帧。
Apple官网下载《一个桶》“参数”
这时,相信你会有一个疑问了,iPhone XS最高支持4K,60fps,怎么最终的成片差了这么多?猜测前期贾樟柯用的是1080P,60fps录制,为了网络传播而将视频的质量进行了压缩。
在影片的细节上,《一个桶》也做到了电影级,不论是光线、声音还是镜头语言都登峰造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一个桶》的打光。
《一个桶》人物均没有硬光
熟悉贾樟柯导演的观众都知道,贾樟柯导演大部分电影都采用了柔光的打光方式,《一个桶》也不例外,总览全片的人物,你会发现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人物的面部都没有明显的阴影,这就需要十分专业的打光灯才能实现。
虽然iPhone XS支持视频录制立体声,但是在《一个桶》中,声音的细节和层次都十分丰富,可以确定的是贾樟柯导演并没有使用iPhone XS进行录音,而是使用了专业的录音设备。
大幅度背景虚化
在镜头语言上,《一个桶》使用了大量的景深效果,一方面可以突出人物主体,另一方面,也极大的宣传了iPhone XS在虚化能力上的登峰造极。
焦点一直在转移
仔细观察男主和母亲离别的镜头,iPhone XS可以灵活的把焦点从母亲身上转换到男主身上,可以推测出,贾樟柯导演使用了专业的软件,以此控制焦点的自如转换。
看完这些,你还认为给你自己一个iPhone,你就能拍出一部影片?
这几个方法拍出“电影感”视频
不过看到这里大家也不要失望,我今天就教大家几招,让大家也能轻松的拍出大片。
1、宽画幅
《山河故人》4:3的画幅
《山河故人》16:9的画幅
《山河故人》2.39:1的画幅
以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为例,开头是4:3的画幅,中篇为16:9的画幅,结尾2.39:1的画幅,当画幅越宽的时候,电影感也就越强。
所以,我们用iPhone拍照片的时候不妨将画幅定的宽一些,这样,拍出来的视频就会减少些廉价感。
#p#副标题#e##p#分页标题#e#
2、色调
影片调色前后
除了画幅,色调也决定了一部影片的质感,如上图所展现的,调色前的影片虽然画幅和构图十分精致,但是画面难免有些单调,但是当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右图,就会发现调色可以将一部平庸的影片化腐朽为神奇。
3、虚化
以《一个桶》为例,当人物背后的背景虚化之后,观众的视觉会自然的转移到人物身上,同时也可以使背景看起来不至于杂乱,可谓一举两得。
4、慢动作
iPhone XS最高支持1080P,240fps的慢动作视频,我们也可以效仿名垂影史的杰作《黑客帝国》,通过慢动作视频展示强烈的戏剧冲突。
说到底,工具毕竟只是工具,村上春树只用一支寻常的笔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笔记本就可以写出《且听风吟》,所以,要想通过iPhone XS来拍出《一个桶》,我们还是要苦练内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