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在2019年的MWC上,折叠屏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不少厂商都带来了自家的折叠屏产品,那令人惊艳的造型以及充满未来感的设计都让人印象深刻。可是当MWC的热度褪去后,不难发现,真正成功将折叠屏机型量产发布的厂商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三星Galaxy Z Fold2(12GB/512GB/全网通/5G版) 自适应分屏模式,双芯智能电池,双重预览
进入购买
然而已经到了2020年,折叠屏竟然犹存,只是当时“百家齐发”的盛况却已不再——如今仍以稳定的速度推陈出新折叠屏产品的品牌,几乎只剩下了三星一家。就在9月9日晚,三星Galaxy Z Fold2 5G国行版正式发布,现已开启预约,9月25日国内正式上市。 三星Galaxy Z Fold2 Thom Browne限量版也于9月9日同步开启预约。
所以问题来了,大家都看好的折叠屏,为何只有三星一家仍在坚持?
顶级供应商的技术基础 攻克折叠屏难题还看三星
折叠屏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类,从概念的提出到量产之间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不只是三星,每个探寻折叠屏的厂商都在摸索,都在针对“折叠屏”进行研发,从技术到设计环环相扣,谁的技术够硬,谁走的弯路少,谁就更有可能通向成功。
而大家都在摸索的这个时期,拼的就是技术底蕴了。折叠屏的技术难点就在名字里——“折叠”和“屏幕”。折叠屏的设计对于屏幕和弯折结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折叠屏发布初期,不少产品都曾出现过“漏液”现象,这也都是技术不成熟的表现。
当然,对于其它厂商来说这是难点,但是到了三星这里这反而是强项了。毕竟,三星是当前业内唯一一家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屏幕、机身冶金结构、电路板,以及芯片的厂商。自主研发实力就是三星在折叠屏路上不断探索的底气所在。
于是,在其它厂商在被供应商所困扰时,三星却可以自主制造所需的柔性可折叠OLED面板,而且自行在折叠屏机型的结构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技术改进与创新。作为顶层供应商,独立研发的实力就是三星坚持做折叠屏的基础,而这也是其它厂商难以模仿的地方。
作为顶层的供应商,三星在研发的过程中享有更高的自由度,换句话说——三星能够“可劲儿造作”,毕竟,有技术就是任性。
折叠屏“耐用性”成为关键词 “弯折”屏幕漫漫探索路
折叠屏手机,其设计结构就决定了它将不断的开合,就如同当年对“升降摄像头”的担忧一样,折叠屏手机“抗不抗造”成为这一新品诞生之初用户产生的最大顾虑。
因而,折叠屏机型的耐久度以及品控也决定了一台折叠屏手机能否被广大用户接受。三星为确保旗下折叠屏机型的耐用性能,就多次升级自家玻璃保护层和铰链设计。
在屏幕保护层上,由于折叠屏特殊的结构,常规手机的玻璃保护层由于缺少“弯折”属性,在折叠屏领域只能黯然离场。市面上大多的折叠屏手机,都选择了聚酰亚胺(PI)材质保护膜来对折叠屏幕来进行保护。“可弯曲”是做到了,不过这一材质的抗冲击和抗挤压能力能力还有欠缺,应对折叠屏的耐用性还有难度,而且手感非常塑料,影响手机品质。
三星敏锐的意识到市场和消费者对“耐用”和品质的诉求,抓紧研发出了UTG超薄玻璃保护层技术,并成功在今年的Galaxy Z Flip上运用,收获了大量好评,于是在全新的Galaxy Z Fold2上再次搭载。
UTG超薄玻璃材质不同于常规折叠屏手机搭载的PI材质保护膜,不仅拥有优秀的可弯折性,同时还具备远胜前者的表面抗冲击和抗挤压能力,而且手感也类似常规手机。从手感到安全性能,用户如何选择尽在不言中。
转轴结构再度升级 三星三代产品亮相终结“内外折之争”?
折叠屏手机抗不抗造,除了屏幕外,另一大关键点就在转轴结构了。而且作为折叠屏手机形态的关键所在,折叠部分的转轴设计既决定了设备的手感是否出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折叠屏机型的功能。
#p#副标题#e#
从三星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星是确确实实将折叠屏作为主力来进行研发,从形态的探索到运用的折叠屏适配,三星正在建立一个基于折叠屏的未来手机生态。
最后说一句:绝不“为了做折叠屏而做折叠屏”
#p#分页标题#e#
在手机行业中,三星的资历大家有目共睹,在折叠屏领域称之为行业领先也是当之无愧。我们可以看到,三星凭借自己的自主研发实力和对用户需求的解读,在折叠屏的探索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并且在版本更迭中不断完善。
如果说有些厂商做折叠屏手机只是为了“噱头”、为了“大家都在做”、为了“有个折叠屏”而做做手机,那三星的Galaxy Z Fold2 5G就是一台从硬件到系统,从消费者体验出发,做一台真正“面向未来”的折叠屏手机。
三星Galaxy Z Fold2(12GB/512GB/全网通/5G版) 自适应分屏模式,双芯智能电池,双重预览
进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