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5月06日
- 星期二
移动通信技术在近4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今进入到了5G时代[1-5]。5G通信系统涵盖了一系列新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架构等[6]。基站是构成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设备,5G基站天线采用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今天(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在中铁科工集团江苏南通制造基地下线,这也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未来,机器人将用于广州地铁11
IT之家3月27日消息 根据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新闻处消息,该集团旗下的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TsNIIMash)和 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宣布开始研制俄罗斯第一个可进行太空行走的人形机器人。 ▲ 目前已经登上过太空的 费尔多机器人 该机器人名为 Teledroid,由俄
2月8日,在南京10千伏俞庄线带电作业现场,由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主导研制的旁路不停电作业机器人亮相,这也是机器人在旁路不停电作业中的全国首次运用。 春节前夕,南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人员在对供电线路进行巡视时发现10千伏俞庄线44号杆存在开关局部放电的情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一苇、通讯员邹平、甘依依)人工在高压变电站内带电检修作业,很是危险。1月27日从国网湖北电科院获悉,该院历时4年研制出了国内首台人工智能型110千伏变电设备等电位带电作业机器人,有望使检修人员避免涉险。 1月27日,记者来到国网湖
大量的静脉穿刺操作给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造成医患交叉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双层手套,还有护目镜容易起雾,使得扎针难成为一个棘手而普遍的问题,而且近距离接触,更会极大增加扎针过程医护人员
手语是聋哑人与外界沟通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据世界聋人联合会(WFD)公布的数据,全世界目前大约有7000万聋哑人。然而,由于手语的普及程度较低,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手语基础,因此无法准确理解手语含义,进而导致聋哑人在日常交流中面临诸多障碍。而现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