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智能家居

惠普、SDC推口罩生产新方案,3D打印解决生产难题

疫情持续发展,惠普、SDC等3D打印厂家提出用3D打印技术生产医疗用品,缓解短缺问题

惠普、SDC推口罩生产新方案,3D打印解决生产难题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董温淑

智东西3月20日消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医疗用品市场出现巨大缺口,惠普、SmileyDirectClub等许多公司都开始尝试用3D打印技术制作呼吸设备,以缓解物资紧缺问题。

3D打印技术也被称为三维打印技术,早先用于设计产品原型。随着技术发展,它也被应用于生产成熟商品。

惠普、SDC推口罩生产新方案,3D打印解决生产难题

一、凭空制作呼吸阀和过滤器?3D打印到底是啥?

Covid-19病毒已在全球蔓延,各国防疫物资都很紧俏。不仅普通人买不到口罩,甚至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也缺乏足够的用品。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危重病医学协会认为,到疫情大爆发时,美国会有将近10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但全国只有约20万台呼吸机,远不能满足需求。3D打印技术的应用或许能缓解这种短缺情况。

不同于传统的注射制模方法,3D打印采用碳素材料,可以制造出比金属制品更轻的产品。3D打印制品通常湿软而有弹性,形状也更多种多样。

惠普、SDC推口罩生产新方案,3D打印解决生产难题

二、惠普捐技术,SDC捐材料,医院院长也指望3D打印

用3D打印技术生产医用配件面临许多的现实问题,目前许多3D厂商正在进行技术攻关。相关行业内的人才也通过社交网络聚集起来,试图找出解决方案。

惠普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除了用3D打印机生产呼吸阀、呼吸过滤器和面罩扣外,还在研发“全新的部件,比如塑料门把手适配器,可以使人用肘部轻松开门,避免病毒传播。”

惠普将提供相关技术的专有文件,以使“这些新部件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生产”,还将“扩大分布式按需打印能力,以帮助终端用户解决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问题”。

SmileDirectClub(SDC)是美国最大的3D打印制造商之一,主要业务是定制牙齿矫正器。面对医疗用品缺口,其首席执行官大卫·卡茨曼(David Katzman)说:“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有责任尽力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为了帮助医疗用品公司和卫生组织度过疫情,SDC已经开放了生产设施,还捐赠了3D打印原料,以此扩大口罩和呼吸器阀门等医疗用品产量。

3月20日,美国媒体NBC10 Boston记者佩里·鲁索姆(Perry Russom)通过社交媒体透露,麻省总医院院长彼得·斯莱文Peter Slavin正在寻找拥有3D打印机的人,希望其能帮忙生产口罩,并表示“希望全国的3D打印公司从今天下午就开始生产口罩。”

惠普、SDC推口罩生产新方案,3D打印解决生产难题

智利公司Copper3D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NanoHack”的口罩,通过在其中加入铜元素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和毒素。公司创始人丹尼尔·马特(Daniel Martínez)在接受3D打印媒体网络(3D Printing Media Network)采访时介绍,打印一个口罩约需要两个小时。为了能够快速供货,Copper3D已将技术开源,希望与其他初创企业、制造商、大学及其他公司达成合作。

惠普、SDC推口罩生产新方案,3D打印解决生产难题

据《福布斯》报道,3月11日,Facebook上成立了一个开源呼吸机小组,致力于“利用现有材料、3D打印技术和开源硬件资源”制作呼吸机。小组成员来自工程师、医生、设计师等多种职业,共有300多人。短短一周之内,他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原型,最早可能于下周在爱尔兰投入使用。

惠普、SDC推口罩生产新方案,3D打印解决生产难题

在医疗用品外的其他领域,3D打印技术也可做出贡献。目前惠普正尝试制作通风阀,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也表示愿意参与到通风设备的研发中。

三、速度慢,规模小,3D打印不是万应灵药

尽管3D打印为解决医疗用品短缺问题带来了新思路,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只要拥有一台 3D打印机就能在家做出口罩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些复杂部件的生产需要配备更为专业的设备,而且“3D打印口罩”的防护效果也还未经测试。

此外3D打印机运行速度很慢,打印材料复杂的口罩需耗时几个小时。尽管阀门等简单的小物件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但3D打印过程也会限制它们的生产规模,无法做到像医疗器械厂家那样大批量生产。

结语:3D打印成口罩生产新选择,但尚不能实现量产

新冠病毒仍在蔓延,为解决医疗用品短缺问题,惠普、smileydirectclub等公司提出了3D打印生产方案。也有相关行业的人才通过社交媒体渠道聚集起来,采用3D技术制作出了呼吸器原型。

尽管已有多种模型,但较高的设备要求、缓慢的运行速度等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3D打印口罩”还无法量产。目前各家3D打印厂家还在寻求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C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无人汽车无法躲避没见过的物体?问题出在训练pipeline上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万字读透自动驾驶3D视觉感知算法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会使共享经济再次火热吗?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自动驾驶汽车比七个月大的婴儿还聪明吗?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