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智能家居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长鑫存储自研的DDR4内存条,是真正看得见、摸得到、可量产的内存条。

副标题#e#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云鹏

当下是数据爆炸的时代,而随着5G、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据体量还将进一步呈现爆发式增长,此时存储的重要性就愈发突显出来。

提到存储,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内存和闪存,的确,这两大类型的存储器,目前占据了全球95%的存储市场,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类产品。

但目前内存和闪存市场均由海外巨头进行寡头垄断。内存方面,仅三星、SK海力士、镁光三家就分走了超过95%的蛋糕。而闪存方面,三星、东芝、西部数据三家也占据了七成以上份额。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不过就在2月26日,长鑫存储发布了旗下自研的DDR4内存芯片、DDR4内存条以及LPDDR4X内存芯片,这几款产品均符合国际通行标准规范,可以说第一次填补了国产内存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要知道,这是真正看得见、摸得到、可量产,并且可以插在你的台式电脑上使用的内存条,而不是实验室里通过测试的样品。今年,普通消费者就可以在PC市场中买到国产的内存了。

包括在闪存领域表现突出的长江存储在内,有业内分析指出,今年将会是国产存储全面爆发,吹响国产化号角的一年。不过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在存储的中上游,在半导体生产设备、芯片制造等环节,国产存储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投资1500亿,历时四年终于量产

2016年5月, 长鑫存储在兆易创新和合肥产投的支持下成立,开始了DRAM内存的研发。其董事长兼CEO朱一明也是兆易创新的创始人。合肥产投的背后是合肥地方政府,而兆易创新的背后则有着国家IC产业基金的支持。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长鑫存储主要专注于DRAM领域,采用了集合设计、制造、封测、销售等环节于一身的IDM模式。DRAM也是目前市场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类内存。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截至去年9月21日,长鑫存储DRAM项目总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1500亿元。经过4年打磨,该项目在2019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正式宣布投产,并且其内存的制程工艺可以达到目前全球市场中主流的10nm第一代水平。

长鑫存储预计在2021年完成17nm技术的研发。目前长鑫存储的产能在2万片/月左右,其总共有三期产能规划,在三期结束后,其产能将会来到36万片/月。届时,长鑫存储的DARM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0%,成为全球第四大DRAM厂商。

目前,长鑫存储仍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拥有完整技术、工艺和生产运营团队的DRAM项目。

二、国产闪存芯片扛把子——长江存储

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成立于同一年,诞生于武汉,其背后同样有着国家IC产业基金的支持,目前整体投资金额高达240亿美元。不过长江存储的实际控股人是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控股,也属于清华系高新产业链的一条分支。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自成立以来,长江存储一直专注于3D NAND闪存芯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也采用了 IDM模式。NAND闪存芯片在整个储存器市场中占据着超过40%份额,是最主要的一类闪存芯片,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固态硬盘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018年第四季度,长江存储实现了32层NAND闪存芯片的量产,而在去年9月,它正式宣布开始量产64层 256Gb的TLC 3D NAND闪存芯片。这也让长江存储在主流固态硬盘市场中的竞争力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2019年存储市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目前主流产品仍然以64层或72层为主,因此长江存储的产品可以基本满足市场的主流需求。根据未来规划,长江存储有望实现128层NAND闪存芯片的量产。

当下,长江存储的产能约为2万片/月,其2023年的目标为30万片/月,届时它将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NAND闪存芯片厂商。

三、成绩值得肯定,但差距依然瞩目

虽然长鑫和长江这两个国产存储龙头企业分别在内存和闪存市场中杀入主流玩家赛道,但是与领跑的海外巨头之间,依然差距十分明显。

在内存制程工艺方面,10nm级别分为三个工艺节点,分别为1xnm、1ynm和1znm,1znm最为先进,相当于12-14nm制程,而后续还会有1α、1β和1γ等更高规格的制程节点。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目前长鑫存储的10nm级别制程工艺属于第一代1xnm。镁光的1ynm LPDDR5内存目前已经量产落地于最新发布的小米10系列旗舰手机中,同时镁光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1znm级别DRAM芯片。三星这边也计划在2020年量产基于1znm的LPDDR5内存,应用于最新的旗舰手机中。

#p#副标题#e#

在内存产能方面,虽然按照理想情况,长鑫存储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末达到4万片/月的产能,但三星在2019年第四季度就已经达到了46.5万片/月的产能,SK海力士和镁光也紧追其后。

#p#副标题#e##p#分页标题#e#

在NAND闪存芯片技术方面,三星、SK海力士、东芝、西部数据已经在2018年下半年实现了96层NAND闪存芯片的量产。虽然长江存储计划未来将会实现128层的量产,但该技术节点已经被列入三星、SK海力士等公司今年的计划之中。同时,三星在NAND闪存芯片产能上相较长江存储有着超过20倍的领先。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四、政策、资本、市场三重机遇

有成就,亦有差距,这也是国产存储不断前行的动力。而在当下这个节点,不论从政策、资本还是市场来看,国产存储发育的内外部环境都充满了机遇。

从长鑫存储和长江存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队的身影始终在他们的背后。其实早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就开始大力支持IC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国家IC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扶植政策。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2014年9月,国家IC产业基金正式成立,对于半导体行业中优秀的“潜力股”,大基金会以直接入股的方式进行支持,同时协助企业进行国际并购等活动,从而掌握更多核心技术。

经过多年发展,IC产业聚集的省份也陆续成立了地方IC基金会,不断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资本力量。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全国IC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已经达到了5000亿元左右。

存储行业的核心存储芯片,其最重要的生产原料之一就是晶圆片,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正在积极新建晶圆代工厂,提升晶圆代工产能,这也为存储芯片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上游保障。

再看市场下游,5G、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服务器领域的存储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而智能手机、高性能计算机、无人汽车等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也让消费级存储市场持续膨胀。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同时,外部环境也对国内存储企业的追赶较为有利。由于近两年存储市场产品价格的频繁波动以及技术提升所需要的资本大幅提升,海外巨头的技术路线推进速度逐渐放缓。2018年开始量产的96层3D NAND闪存芯片至今依然被当前主流固态硬盘所采用。

结语:踏实钻研核心技术,抓住机遇缩小差距

长鑫存储8GB 2666频率的DDR4内存的成功量产,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存储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地缩小与国际存储巨头之间的差距。从成立到实现主流级别工艺产品的量产落地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我们也能够看到国产存储发力的决心与实力。

但我国整体IC产业在上、中、下游的布局仍然不均衡,有很大完善的空间,在上游关键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如核心的先进光刻机领域,仍然是一片空白。并且制程工艺与产能的追赶仍然需要雄厚的资本支持和大量的高精尖人力资源投入。

国产内存即将量产!四年追平主流,国产存储能否在今年崛起?

▲我国IC产业薄弱环节

目前,在存储领域我国有长江存储、福建晋华等,在CPU、GPU领域有兆芯、龙芯、景嘉微等。另外还有兆易创新、北京君正、海思、紫光等众多企业都在国产IC产业的不同赛道上努力前行。

从政策到资本,从内部市场到外部环境,国产存储的生长土壤仍然肥沃。希望有一天,当我们打开商城网页,输入“内存”或“固态硬盘”时,不再弹出满屏的进口品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鲜艳的“五星红旗”,看到更多被市场认可的中国芯。国产存储,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无人汽车无法躲避没见过的物体?问题出在训练pipeline上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万字读透自动驾驶3D视觉感知算法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会使共享经济再次火热吗?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自动驾驶汽车比七个月大的婴儿还聪明吗?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