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智能家居

拯救瘫痪 外骨骼机器人再添新军

作者:DIGITIMES范仁志 日本穿戴式机器人知名厂商Cyberdyne,从2003年起研发以神经脉冲控制的穿戴式机器人HAL系列,逐步获得欧美等国医疗机构认证为医疗器材,造福脑中风或脊椎受损而瘫痪的病人,而现在日本又有新创企业推出类似的产品,Assist Motion的Cura

作者:DIGITIMES范仁志

拯救瘫痪 外骨骼机器人再添新军

日本穿戴式机器人知名厂商Cyberdyne,从2003年起研发以神经脉冲控制的穿戴式机器人HAL系列,逐步获得欧美等国医疗机构认证为医疗器材,造福脑中风或脊椎受损而瘫痪的病人,而现在日本又有新创企业推出类似的产品,Assist Motion的Curara,让这个市场出现新的选择。

Curara与HAL等类似的医疗穿戴机器人最大不同,在于并非外骨骼型设计,臀部与膝盖各2组马达间一部分靠皮带连结,因此系统重量只有4.5公斤,预定2021年夏季商品化;看好Curara前景,日本创投企业KSP与IT企业Lac,都决定对Assist Motion投资3000万日元(约29万美元)。

至于Assist Motion不采用外骨骼设计原因,主要在由日本信州大学(Shinshu University)纤维学系设立的该公司,重点技术是人工肌肉PVEGEL,未来将逐步以PVEGEL代替皮带与马达,让产品更轻更好安装,运作也更接近人体肌肉的运作模式。

虽然利用计算机转译神经脉冲指令,用马达与用肌肉都能做到类似动作,但驱动机构更类似肌肉的话,不仅程序更好写,要做高难度动作也会更容易,而且与他厂产品市场区隔也更明显。

穿戴式机器人市场潜在需求并不小,特别是高龄化社会,目前主要卡在成本、便利性、与医疗器材许可,因此Cyberdyne推出不需要医疗器材许可的腰部型HAL,推销给物流业者让工人搬货更轻松,另1加日本穿戴式机器人厂商Innophys则推出多款单价不到15万日元的产品,与他厂约50万日元的产品竞争。

虽然Assist Motion主推医疗用Curara,但该厂也在研发腰部型穿戴机器人Heige,预定也在2021年推出上市,目前Curara测试期采出租模式,头款6万日元,月费8万日元,上市后的价格仍未公布。

赞助本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无人汽车无法躲避没见过的物体?问题出在训练pipeline上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万字读透自动驾驶3D视觉感知算法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会使共享经济再次火热吗?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自动驾驶汽车比七个月大的婴儿还聪明吗?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