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 当需要追踪人类手部移动位置时,通常都会使用装有传感器的手套。然而,科学家们近期研发了一种新的试验性系统,仅仅利用一个装在腕表上的摄像头,即使拍摄不到用户的手指动作,亦能追踪其3D手势。 据悉,这个原型装置由东京
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当需要追踪人类手部移动位置时,通常都会使用装有传感器的手套。然而,科学家们近期研发了一种新的试验性系统,仅仅利用一个装在腕表上的摄像头,即使拍摄不到用户的手指动作,亦能追踪其3D手势。
据悉,这个原型装置由东京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跟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设计,并在本周举行的第33届ACM用户界面软件和技术在线研讨会上发布。
具体而言,这个装置包含了一个小型的电脑连接摄像机,被安装在使用者手腕上。摄像头指向前方时,仅仅可以看到手的背部,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看不到用户的手指。随着视频被称为DorsalNet的神经网络分析,手背轮廓的细微而独特的变化就会跟相应的手指运动匹配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系统能够实时确定用户的三维的“手部姿势”。
![科学家研发腕戴摄像头技术 轻松追踪3D手势]()
截至目前为止,该技术在检测11种不同的抓握位置时被证明有75%的准确率。相信随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数字还会上升,其中可能包括使用帧率更高的摄像头来提高其灵敏度。
最终,这种装置将被整合到智能手表等设备中。然后,它就可以被应用于单手控制电脑,或者在VR环境中追踪用户的手。
赞助本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