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智能家居

探访华为可穿戴实验室:目睹手表手环诞生的“九九八十一难”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韦世玮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2月14日消息。近日,智东西前往陕西西安,对华为全新开放的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进行了深入探访,亲眼见证了华为运动健康智能穿戴产品诞生背后的秘密历程。 与此同时,华为消费者业务智能穿戴与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韦世玮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2月14日消息。近日,智东西前往陕西西安,对华为全新开放的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进行了深入探访,亲眼见证了华为运动健康智能穿戴产品诞生背后的秘密历程。

与此同时,华为消费者业务智能穿戴与健康产品线总裁张炜等高管也来到现场,为大家分享了华为智能穿戴业务背后的发展理念,以及西安研究所的构建与特点。

2020年是全球智能穿戴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里华为共推出了7款智能穿戴产品,包括面向运动健康赛道的HUAWEI WATCH GT 2、HUAWEI GT 2 Pro和HUAWEI WATCH FIT等智能手表。

据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分析数据,华为的腕带式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基础手表、腕带)在2020年第三季度以1070万台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9.5%,牢牢坐稳市场前三之位。

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这个坐落于古都西安的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那么,就请跟随智东西的脚步来看一看。

探访华为可穿戴实验室:目睹手表手环诞生的“九九八十一难”

一、历时9个月构建,具有专业测评及产品测试两大实验区

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由华为智能穿戴和运动健康业务的研发团队历时九个月打造,不仅重新规划了选址和内容,还对原有的研发资源进行整合,引入了一批全新的专业研究设备,创新升级能力大幅度提升。

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主要分为运动健康专业测评实验区、穿戴产品可靠性实验区两部分,拥有一支跨界研究团队,覆盖医学、软件工程、运动康复学、运动人体生理学等领域,在融合多领域知识开发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整合美学、健康研究、软件和硬件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探访华为可穿戴实验室:目睹手表手环诞生的“九九八十一难”

▲华为消费者业务智能穿戴与健康产品线总裁张炜

张炜谈到,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构建的使命就是要连接运动与健康、连接科技与生活、连接人与世界,同时还有把复杂变简单、从单一到多维、在平常中创新的三大理念。

一方面,将每一个用户运动及健康背后的繁杂的数据算法与分析在实验室中进行,最终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随时轻松掌握自身的健康和运动情况;另一方面,产品在各种体验环境中呈现的数据是多元化的,通过多数据的融合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

例如,在面向用户运动康复与损伤的跑姿分析应用中,实验室研究员将跑步分解成多个动作和指标,包括脚的摆动角度、着地方式、触地时间和外翻幅度等,以更好地指导用户如何做康复训练、减少损伤。

探访华为可穿戴实验室:目睹手表手环诞生的“九九八十一难”

相类似的技术还有运动姿态识别,能够分析用户打篮球时的运动体态。基于这些技术,华为推出了运动精灵系列产品(篮球精灵、跑步精灵),用户只需将一个小小的传感器设备佩戴在鞋带或华为手环上,即可在运动结束后查看相关数据报告。

他透露,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正在研究一个智能跑步计划,具有个性化、人性化和专业性三大特点。该计划既能根据不同用户能力制定不同的训练侧重点和强度,帮助生活节奏与跑步计划不匹配的用户灵活调整课程,还能在用户跑步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根据超量补偿安排训练的时机。

探访华为可穿戴实验室:目睹手表手环诞生的“九九八十一难”

此外,针对心血管疾病问题,华为也基于华为智能穿戴设备的高性能ECG(心电图)和PPG(光电容积描记)传感器,以及华为创新研究平台,与联合中华医促会发起血管健康研究项目。

该项目的目的是推动动脉硬化早期的功能评估和全人群健康防治策略,用户只需在华为应用市场上血管健康研究APP,就能发起主动测量,30秒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和专业的健康指导建议。

二、实验区覆盖100多种运动,超30种人体生理指标

相关研究员介绍,华为的运动健康专业测评实验区分布西安、东莞、深圳等城市,覆盖100多种运动场景,并配备了专业的运动设备和运动专用系统。

西安的实验区拥有超20种专业研究设备,40多名研究员们通过模拟多种运动场景来采集真实的人体运动健康数据,再不断优化华为运动健康数据算法,让每一位用户都能获得精准的运动健康数据。

其中,部分合作伙伴的生态产品标配了一碰链接功能,只需用华为手机触碰运动设备的标识,即可将手机一秒连接至专业运动设备,在运动过程中实时查看相关运动数据。

功能区域上,实验区分为有氧运动区、运动动态姿势研究检测区、高尔夫运动研究区等多个测试区域,并且在部分测试区内还配备了最大摄氧量测试和心肺功能测试仪等专业设备。

探访华为可穿戴实验室:目睹手表手环诞生的“九九八十一难”

例如,面向跑步运动方面,研究员让专业运动教练或学生佩戴上心肺功能代谢仪、心率带,在足底压力跑台、专业大型跑台上进行跑步测试,并与光学动作姿态捕捉系统相组合,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跑步测试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更全面地搜集人体在跑步状态下的跑步姿态、最大摄氧量、心率和卡路里消耗等核心运动数据,数据采集完毕后会交给算法专家对数据算法进行测试与优化,还原人在跑步时的身体状态,以辅助开发更好的华为手表及手环运动健康功能。

另外,面向高尔夫运动方面,实验区配备了高尔夫室内模拟设备,通过专业高尔夫球教练和学生约2万次的挥杆训练测试后,共搜集了2500多组专业数据,最终辅助开发 了“高尔夫练习场模式”功能,并应用于华为WATCH GT 2 Pro系列产品中。

据了解,整个实验区测试共覆盖超30种人体生理指标(如摄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其中,今年研究员们搜集的跑步数据累计时长已达1.09万小时,跑步里程约10.5万公里。

三、数百种可靠性测试环节,极限破坏性项目占比四分之一

顾名思义,可靠性测试实验区主要是对智能穿戴产品进行性能和体验的可靠性测试。

产品测试工程师通过参照多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利用机械设备和软件工具模拟出了多种使用场景,持续对产品的硬件和软件的使用寿命进行破坏性测试。

据了解,华为的产品团队共设计了数百项可靠性测试环节,极限破坏性测试项目占比四分之一。其中,这个实验室搭建了十余种可靠性测试环节,包括模拟游泳测试、水下摁键测试、极限水深测试、钢球冲击测试、腕带弹性测试等。

探访华为可穿戴实验室:目睹手表手环诞生的“九九八十一难”

华为所有的智能穿戴产品都需在各个针对不同破坏场景的实验室中经历反复测试,只有通过测试的产品才能被推向市常如果测试不合格,这些产品就会被工程师拆解分析以改进产品,最后被送往制造工厂集中销毁。

张炜谈到,未来华为将继续加大在运动健康领域的投资,计划在东莞松山湖建设另一个运动健康实验室,联合华为全球10余所科学研究所的研发资源,构建一个全球多地协同的运动健康综合研究平台。

“在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重要的不止是专业的研究设备,还有我们的研究员和他们找到的创新研究方案。”张炜说,他们将各自专业领域的经验进行碰撞与融合,把实验室变成了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创新工坊,把华为的智能产品“训练”成一个个可靠的“腕上健身私教”和“主动健康管家”。

探访华为可穿戴实验室:目睹手表手环诞生的“九九八十一难”

结语:连接用户运动和健康的智慧纽带

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以不同的功能形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持续押注运动健康赛道的华为则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科学运动和健康生活的态度和理念。

通过这次深入华为西安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的走访,既让我们看到了华为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硬科技实力,也看到了研究人员们在面对用户体验上的温度,华为的智能穿戴产品也逐渐成为连接用户运动和健康的重要纽带。

短期内看,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保持迅速增长的态势,仍是一个新玩家不断涌入,老玩家持续发力的竞争格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慢慢开始拥有第一台智能穿戴产品。早早进入这个市场的华为是否能通过更多的技术创新,持续给用户带来更多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赞助本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无人汽车无法躲避没见过的物体?问题出在训练pipeline上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万字读透自动驾驶3D视觉感知算法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会使共享经济再次火热吗?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自动驾驶汽车比七个月大的婴儿还聪明吗?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