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4月8日讯 武汉市武昌医院在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中,推出互联网医院管理系统,系统中上线的功能模块有线上问诊、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及慢病智能管理等。在智能化穿戴设备现场体验中,单导及12导心电记录仪最受欢迎。 展会现场图。通讯员崔毅 摄 一
长江日报4月8日讯武汉市武昌医院在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中,推出互联网医院管理系统,系统中上线的功能模块有线上问诊、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及慢病智能管理等。在智能化穿戴设备现场体验中,单导及12导心电记录仪最受欢迎。
![这套智能化穿戴设备,成为居家慢性病患者的福音]()
展会现场图。通讯员崔毅摄
一位70岁老人吴阿姨说:“有了这个设备,我在家随时就能看到我的血压及心脏状况,还蛮方便的。”
这套居家慢病患者利用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血压、心率等情况,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让居家慢病患者在病情发生突变之时,通过AI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及时预警并精准定位,推送语音提示信息至医生端进行二次判断,确认为危急情况立即启动院前120,主动联系患者及家属,争取急救的“黄金时间”,确保患者在院前就能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一位40岁左右男士体验后立即加了医生的微信,感慨地说:“我经常在外出差,担心患有心脏病的母亲有个什么意外,通过这个互联网设备,医生能及时发现母亲的病情异常并通知120前来,让我也放心不少。”
据武昌医院谢医生介绍,此套穿戴设备能实时采集并上传患者疾病相关数据到医院,对患者的早期明确诊断和提前实施关键性医疗干预,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记者严婷通讯员崔毅)
【编辑:余丽娜】
赞助本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