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智能家居

电足浴器打出卫生牌 抗除菌功能成为区分产品档次主要指标

过节了,想给父母买个电动足浴器,可是老爸有灰指甲,他们可以用一个足浴器吗?北京消费者孙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目前家庭使用的电动足浴器的确是微生物污染的重灾区。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检测所微生物实验室主任张

“过节了,想给父母买个电动足浴器,可是老爸有灰指甲,他们可以用一个足浴器吗?”北京消费者孙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目前家庭使用的电动足浴器的确是微生物污染的重灾区。”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检测所微生物实验室主任张庆玲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使用过程中水温较低,不同人员的交叉使用,足部分泌的汗液、皮脂和脱落的皮屑等粘附在足浴器的表面或沟槽中,且长时间保持潮湿状态,会滋生细菌,从而造成交叉感染等问题。虽然经过冲洗、清洁可以处理掉部分微生物,但是依旧会残留大量细菌,并在后续持续滋生,其中不乏各种致病菌,如果没有严格的预防措施,细菌、真菌就会通过足浴用具传染。另外在足浴器表面也会存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有伤口等情况下,会造成感染。因此,电足浴器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存在的微生物残留和滋生等健康隐患不容忽视。“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感染的发生,去除微生物是根本。”张庆玲说。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些足浴产品打出了卫生牌。比如有些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页面上标注着“红光抑菌”“红外线照射暖足抑菌”,有些产品则直接标称为“杀菌泡脚桶”,并标注了杀菌率“99.99%”“紫外线+臭氧升级杀菌”的字样。
 
  据张庆玲介绍,电足浴器去除微生物的方式,一种是通过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目前比较成熟的是抗菌、防霉材料,通过在材料中添加某种特殊的抗菌防霉剂,对附着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起到抑制、杀灭的作用。此外,目前还出现了抗过敏原、抗病毒材料,有特殊需求的人可以针对性地应用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防止微生物滋生,避免感染、过敏等疾病发生。
 
  另一种去除微生物的方式是通过在电足浴器整机中嵌入具有除菌功能的模块,产生某种除菌因子来去除微生物,比较常见的是臭氧。“臭氧除菌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分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不过,张庆玲表示,依据GB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国家标准,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检测所对市场上销售的6款宣称具有除菌功能的产品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其微生物杀灭合格率并不容乐观。
 
  据了解,关于足浴器,目前有GB/T26206-2010《注水式足部按摩器》国家标准,其主要规定了安全、外观、水温控制误差、热效率、防干烧等要求,并未涉及除菌等相关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目前在家用电器领域,评价材料抗菌防霉效果主要依据GB21551.2-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张庆玲介绍,后续抗过敏原、抗病毒的评价方法也将加入GB21551.2-2010,使用了具有抗菌、防霉等功能材料的电足浴器应满足此标准的要求,消费者在选购带有抗菌功能的产品时应注意确认其是否执行这一标准,并可从检验报告中确认所用抗菌材料的部件。
 
  张庆玲指出,电足浴器必然要朝着高端化、健康化以及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而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除菌功能将成为区分产品档次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首先要养成健康的足浴习惯。而最根本的问题是,加强电足浴器行业相关卫生健康标准制定,在标准的引导下推动产品质量升级和行业转型,从而规范市场行为,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和虚假宣传行为的发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无人汽车无法躲避没见过的物体?问题出在训练pipeline上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万字读透自动驾驶3D视觉感知算法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会使共享经济再次火热吗?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自动驾驶汽车比七个月大的婴儿还聪明吗?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