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差点破产?14年“烧钱王”京东方,如何带领国产OLED崛起

差点破产?14年“烧钱王”京东方,如何带领国产OLED崛起

(原标题:曾接近“破产”重组、14年“烧钱王”的京东方,如何带领国产OLED崛起)

集微网消息(文/小山)从1987年到2020年,从数码相机发展到智能手机等终端,OLED显示技术已然成为面板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预测,到2022年,全球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将突破9亿块,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数据也显示,到2022年,OLED显示面板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2.4亿块。

虽然一直以来,在OLED智能手机屏幕领域,韩系厂商占据了市场“高地”,不过得益于全面屏智能手机的盛行以及5G智能手机浪潮的到来,苹果、华为、OPPO等主要手机品牌提高OLED屏幕用量,OLED面板的需求也随之逐年增高,如今以京东方为首的国产柔性屏开始全面发力,实现中小尺寸OLED屏幕的自给自足,韩系厂商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

2019年,华为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采用了京东方的柔性AMOLED屏幕,而P30 Pro,京东方同样作为OLED供应商之一。除此之外,市场近期有关京东方进入苹果、三星供应链的消息层出不穷。

作为中国显示行业的代表之一,京东方向世界输出的“中国屏”数量急剧增长。市场研究公司Omdia最新数据显示,京东方在2019年共出货3910万块OLED面板,其中刚性显示器达2210万台,柔性显示器为1700万台。与2018年相比,该公司刚性面板出货量增长12倍,柔性面板出货量的增长则超过4倍。

差点破产?14年“烧钱王”京东方,如何带领国产OLED崛起

国产OLED柔性屏的量产供货,不仅为国产手机品牌提供了多一个选择,也让他们慢慢开始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然而回顾京东方的艰苦创业史,和中国大陆显示产业的发展轨迹几乎重叠。

27年前“几近破产”重组

1992年,35岁的王东升接手濒临破产的北京电子管厂(原电子工业部所属的774厂),次年,正式创立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至于为何进军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王东升曾说过,“当年,集成电路替代了电子管,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我们就是做电子管的,对此深有感触。当时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技术迭代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做平板显示,一旦CRT被大规模替代,我国多年发展起来的电视产业将被迅速淘汰。想要做好一个行业,一定要主动参与技术革新的过程,而且必须自主掌握核心技术。”

因此面对着日韩企业垄断,经历过连续14年的亏损却依旧每年拿出数十亿的资金投入研发,一度也被外界称为“烧钱王”,最终创新为京东方再次带来了生机,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重组新生迄今27年的京东方如今挤下过往称霸业界的韩国乐金显示器(LGD),跃居全球液晶面板(LCD)龙头,且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陆系面板厂掌握全球近五成产能。

3年抢摊0LED市场

虽然在OLED领域,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厂商正奋力追赶韩国“双雄”三星和LG Display,但是现阶段,在OLED等高端显示技术方面,国产屏缺口依然庞大。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原因是,京东方进入OLED市场的时间较TPK、三星、LG等要晚许多。

1996年,TPK-宸鸿成为全球第一家展示AMOLED技术的显示企业;2007年,LG Display首次推出了一款55英寸的OLED电视。而京东方在2017年才开始试产OLED,彼时采用的还是三星的落后技术。

但市场由LCD转向OLED的必然趋势让京东方意识到加速研发的必要性。以现阶段主流的 OLED 分支AMOLED技术来说,京东方先后在四川成都和绵阳布局了2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其中,成都线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二条已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宣布投资4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总投资达1860亿元。其中,成都生产线一期已经满产,二期正在爬坡中;绵阳第6代AMOLED生产线已量产;重庆第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投产;福州项目处于规划当中。

截至现在,京东方的AMOLED面板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面板供应方面的咨询机构DSCC(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的报告显示,预计京东方今年在全球智能手机所用OLED面板营收中所占的比重会继续翻一番。

国产屏的全球市场蓝图

今年,三星、LG Display相继宣布停产液晶面板,除了保留本地的部分生产能力之外,两家公司基本上告别了LCD市场,转向OLED、QLED等高端显示市场。这意味着,OLED市场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面板制造商正在迅速崛起,以惊人的速度赶超。近年来,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维信诺等公司大力建设5.5代/ 6代等高世代OLED生产线,并逐渐获得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认可。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迄今中国大陆已有京东方5条(含在建),华星光电3条,天马5条,维信诺4条,此外还有惠科、和辉光电以及柔宇等企业共计26条OLED产线。

因而市场推测,未来几年大陆OLED面板的产量将大幅增加。更大的屏幕尺寸、8K超高清分辨率以及可卷曲和可伸缩等的外形趋势不断推动显示技术创新发展,不止局限于电视显示器等传统技术,汽车、虚拟现实、物联网等应用场景随处可见OLED的参与度。

据市场估算,2019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规模为228.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65.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2.9%。而业内专家预测,到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的OLED面板总产能占比将近46%,届时将成功取代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供应商。

面对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在政府政策鼓励、产业资本持续投入、面板企业不断扩宽新赛道,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可以预见,中国企业将携LCD、OLED、Mini-LED、Micro-LED和其他新兴显示面板技术的竞争资本,完备从上游设备到下游产品的整条产业链,从而铺展开全球市场蓝图。(校对/乐川)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加快进击的5G旗舰SoC与集体躺平的4G芯片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 2022 年度旗舰机型 了。 一方面,各种具备顶级性能、顶级影像、全新快充技术和全新外观设计的新机开始集中发布或预热;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些新机的发布,上游的芯片厂商也开启了新一轮的 5G 旗舰 SoC 的

广电一网整合加速推进加快5G发展 行业有望重塑

此次会议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提出了相关要求。按照《实施方案》,全国一网整合将按照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统一部署、分类进行,统筹兼顾、积极实施的基本原则,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省级网络公司、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组建形成中国广播电视网

5G4G专利大战 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销售苹果iPhone等产品

据报道,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经销商转售苹果 iPhone 等产品,这是其与苹果就一系列 5G 专利持续进行法律斗争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苹果正试图利用三星先前的努力使爱立信的十项专利失效。 在整个去年的 12 月和今年的 1 月,爱立信和苹果的专利战一直在升级,

5G芯片市场竞争进入关键时刻

5G核心技术芯片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争抢更多市场份额,主要芯片厂商各显其能,纷纷推出新产品。 美国高通在世界移动大会取消的情况下,线上展示了与5G相关的最新产品和研究成果,更新换代趋势明显。 高通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是全球首个5纳米制程基带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