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数据

中国科学家给芯片上光子加车道 突破大规模集成瓶颈

中国科学家给芯片上光子加车道 突破大规模集成瓶颈

(原标题: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给芯片上光子加车道,突破大规模集成瓶颈)

澎湃新闻记者 虞涵棋

你能否想象通过巧妙的安排,使得许多支足球队同时在同一个球场上训练阵型而互不干扰?中国一个科研团队就为光电子芯片上的光波找到了这样一种紧凑的方案。

光电子芯片是光通讯领域的尖端器件,一夫当关,将光纤传输过来的大容量光信号翻译为服务器、处理器能“读懂”的电信号。

面对滚滚而来的数据流,尺寸小、功耗低的光电子芯片在带宽方面压力很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徐科、教授宋清海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杜江兵、教授何祖源团队合作,成功地设计出新型结构和优化算法,给光电子芯片增加“车道”,同时解决串扰和损耗的问题,为大规模集成做好铺垫。

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的中国激光杂志社近日发布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上述“可密集集成和任意路由的模分复用光子芯片”作为应用研究类成果入选。

3月26日,徐科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这项工作基于一种前沿的“模分复用”概念,并突破了关键的瓶颈。

“我们使模分复用光子芯片的大规模集成成为可能,”他说道。“目前我们演示了三个数据通道,最新的实验结果完成了四个数据通道,未来我们还将在复用通道数上做进一步突破,同时降低芯片的功耗。”

光电转换的关口

该团队研究的半导体光电子芯片属于近年来兴起的通信芯片的一种。

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发射端将高速数据流的电信号调制到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递,接收端接收到光信号后再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调制解调后变为信息。

光电子芯片在其中承担了光电转换这一任务。据徐科介绍,大容量、高数据流的光电芯片,在5G前传、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互连系统中都有重要应用。未来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传感等其他领域,也可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可以想象,光电子芯片的带宽对于整个系统的速度来说相当关键。即使光纤传输速度再快,像是飞机飞行时间很短,但要是出站安检时只有一排队伍,也会拖慢整个行程。

增加通信的“车道”

模分复用的概念随之诞生,它可以在不增加激光器数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芯片的并行处理能力。

“提到模分复用这个概念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波分复用。”徐科说道。波分复用早在1978年被提出,已经广泛应用于干线光纤传输系统中。

在每一个数据通道(波导)传输几个到几十个波长,每个波长加载不同的数据。由于波长之间互不干扰,可以通过增加波长通道数提高通信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

“而模分复用与波分复用类似,只是用光波的另一个物理量(导波模式)替代了波长,为复用技术增加了一个维度,是提高通信容量的一种新方法。”徐科表示。

他相信,随着带宽需求不断快速增长,在波长资源饱和的时候,模分复用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光子芯片的带宽。

走向大规模集成

近年来,人们通过模分复用技术,在提升光电子芯片带宽上做了很多研究。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无法解决,就是多模光波导的损耗与串扰。

“这使得模分复用芯片无法像集成电路那样大规模布线。”徐科说道。

针对这一难题,该课题组设计了离散化的波导超结构,是一种看起来有点像二维码的新型光子结构,配合优化算法,能实现对光场的精细调控。

研究人员设计并制备了模式(解)复用器、多模弯曲波导、波导交叉等关键器件,尺寸仅为数微米,比传统器件缩小了一个数量级,且与标准硅光流片工艺完全兼容。

传输波导可以在任意弯曲、交叉的情况下,保持高效率、低串扰的信号传输。

中国科学家给芯片上光子加车道 突破大规模集成瓶颈

(a) 三模式复用和弯曲结构的显微镜照片; (b) 模式复用和解复用器件的显微镜照片; (c) 具有亚波长超结构的弯曲波导SEM照片; (d) 三模式复用和交叉结构的显微镜照片; (e) 级联的波导交叉器件显微镜照片; (f) 具有亚波长超结构的波导交叉器件SEM照片。

这种微米量级的新型多模器件,使模分复用信号在片上进行低损耗、低串扰的(解)复用和任意的大规模互连成为可能,也为尖端光通信器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全球光通信器件市场规模近年来稳定增长,预期2020年收入将达到166亿美元。中国约占据30%的市场份额,但核心基础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较为薄弱。

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年)》提出,确保2022年中低端光电子芯片国产化率超过60%,高端光电子芯片的国产化率突破20%。

“高端光电子芯片一直是发达国家争先布局的上游技术,而我国目前国产化程度还很低。”徐科表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必须突破关键核心芯片技术,摆脱‘缺芯少魂’困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新基建,半导体行业的极致机会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建设、融合基础建设、创新基础建设三方面内容,除了此前央视报道中覆盖的7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还将卫星互联网加入。 如果深入这些行业的核心,会

工业回升态势能否延续?5G怎么推?中小企业困难怎样化解?

高技术制造业向好和投资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发展的活力与潜力。会上数据显示,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快于整体工业4.3个百分点。智能化、升级型新兴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9.1%、17.

中国移动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 以后打算这么干

近日,中国移动公布,当前正积极推进落实第五个五年发展战略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目前在多个领域已经处于通信行业世界一流水平。 两年过去了,中国移动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路上进展怎么样了?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获悉,创世界一流力量大

砖石机成套设备或将成为新基建的高效助力!

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点,疫情后的城市建设规划更是重中之重。自疫后陆续复工,我国陕西、河南、福建、四川、河北等多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项目计划涵盖生态城市建设、新城镇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那么,砖石机成套设备在这些投

面向OEM厂商和移动领域,高通推出全新骁龙870 5G移动平台

全球半导体观察消息,高通近日发布全新骁龙870,旨在提供全面提升的性能,进一步满足OEM厂商和移动行业的需求。 高通技术公司宣布推出高通骁龙870 5G移动平台,即骁龙865 Plus移动平台的升级产品,其采用了增强的高通Kryo 585 CPU,超级内核主频高达3.2GHz。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