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宇航推进邓智勇:商业火箭的核心短板是液体火箭发动机

宇航推进邓智勇:商业火箭的核心短板是液体火箭发动机

网易科技讯5月14日消息,作为中国航天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跨界 创新 融合 生态”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线上)在4月24日于多平台举办。在会议间隙,北京宇航推进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邓智勇接受了网易科技的专访。他表示:当代航天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上商业航天正在成为行业主流,中国商业航天起步比较晚,还处于打基础阶段,当前的重要瓶颈是商业火箭供给不足,而火箭公司的核心短板是没有高可靠低成本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据了解,宇航推进是一家全品种商业航天发动机企业,为航天发展提供高可靠、低成本、高效率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2018年8月成立以来,快速实现两款火箭发动机研发接近尾声,其中,沧龙火箭发动机,将是中国第一款商业化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同时,还有多个型号卫星姿轨控发动机成功试车交付。目前宇航推进两款火箭发动机研发接近尾声,即将投放市场:一、CL-1发动机,地面推力60吨,具备深度变推能力,为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可回收使用打下坚实基础,二、CL-2发动机,真空推力10吨,基于此两款发动机,形成多个推力构型,可以极大降低火箭成本,满足中国十年内大部分商业火箭动力需求。

谈及液氧甲烷发动机,邓智勇对网易科技表示液氧甲烷发动机是国内外行业共识:最适合商业航天发展趋势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国外的SpaceX,Blue Origin,以及国内头部火箭公司都把液氧甲烷火箭作为发展方向,市场巨大。同时,他表示:“人类航天事业经过数代人半个多世纪努力,具备了深厚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在欧美商业航天已经成为航天领域的主流,以低轨卫星组网为代表的产业形态,将深度融合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业态,催生万亿美元航天+经济。”

据介绍,目前宇航推进已和众多火箭、卫星总体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军工单位建立业务合作,已有多款基于宇航推进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商业火箭正在研制过程中,未来几年陆续投入市场。

邓智勇称,宇航推进未来还将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降低产品成本;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完善产品型谱,打造通用的空间动力平台,支持未来空间运输、太空旅游、太空采矿、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发展,并积极探索基于航天动力技术的民品转化市场。

以下为网易科技专访邓智勇内容整理(略有删减):

网易科技:我们知道宇航推进是主要生产航天发动机,可否再具体向大家介绍下公司在技术、市场占有、融资、团队等方面的情况?

邓智勇:北京宇航推进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全品种商业航天发动机企业,团队源于航天国家队,专注研制航天发动机近二十年,响应鼓励商业航天发展的国家战略,创立专业航天动力公司,致力于打造高可靠、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动机。公司2018年8月成立以来,快速实现两款火箭发动机研发接近尾声,其中,CL-1火箭发动机,将是中国第一款商业化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弥补商业发射市场的最大瓶颈;同时,还有多个型号卫星姿轨控发动机成功试车交付,宇航推进全品类高性价比的发动机投入市场,助推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航天领域兄弟公司的大力支持,并已获得哈工创投高达国际等专业基金的投资。

网易科技:除了国外的SpaceX国内的蓝箭外,宇航推进科技是最聚焦于生产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公司,想请问下为何会看中该领域?前景如何?

邓智勇:当代航天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上商业航天正在成为行业主流,我们国家的商业航天起步比较晚,当前的重要瓶颈是商业火箭供给不足,而火箭公司的核心短板是没有高可靠低成本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发动机是行业共识:最适合商业航天发展趋势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国外的SpaceX,Blue Origin,以及国内头部火箭公司都把液氧甲烷火箭作为发展方向,市场巨大。而我公司正是脱胎于国内唯一深入研究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团队。

网易科技:如何评价国外的商业航天,又如何看待国内的市场发展?

邓智勇:人类航天事业经过数代人半个多世纪努力,具备了深厚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在欧美商业航天已经成为航天领域的主流,以低轨卫星组网为代表的产业形态,将深度融合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业态,催生万亿美元航天+经济;中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还处于打基础阶段,急需高可靠低成本的液体运载火箭,随着宇航推进沧龙系列发动机投放市场,将推动商业液体火箭快速面世,大幅降低卫星发射成本,促进中国商业航天大发展。

网易科技:目前,我们的上市产品有哪些?可否选取几款最新首推的产品聊聊产品特性及创新优势?

邓智勇:目前我们两款火箭发动机研发接近尾声,即将投放市场:一、CL-1发动机,地面推力60吨,具备深度变推能力,为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可回收使用打下坚实基础,二、CL-2发动机,真空推力10吨,基于此两款发动机,形成多个推力构型,可以极大降低火箭成本,提升中国商业航天竞争力。此外,1N,10N,150N,600N等多型号姿轨控发动机成功点火,,2000N姿轨控发动机完成交付,姿轨控发动机广泛应用于卫星、空间站、火箭,宇航推进产品具有小型化、轻质化、快响应、高性价比等优势。

网易科技:目前的客户主要有哪些?有无可以分享的一些案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加快进击的5G旗舰SoC与集体躺平的4G芯片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 2022 年度旗舰机型 了。 一方面,各种具备顶级性能、顶级影像、全新快充技术和全新外观设计的新机开始集中发布或预热;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些新机的发布,上游的芯片厂商也开启了新一轮的 5G 旗舰 SoC 的

广电一网整合加速推进加快5G发展 行业有望重塑

此次会议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提出了相关要求。按照《实施方案》,全国一网整合将按照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统一部署、分类进行,统筹兼顾、积极实施的基本原则,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省级网络公司、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组建形成中国广播电视网

5G4G专利大战 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销售苹果iPhone等产品

据报道,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经销商转售苹果 iPhone 等产品,这是其与苹果就一系列 5G 专利持续进行法律斗争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苹果正试图利用三星先前的努力使爱立信的十项专利失效。 在整个去年的 12 月和今年的 1 月,爱立信和苹果的专利战一直在升级,

5G芯片市场竞争进入关键时刻

5G核心技术芯片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争抢更多市场份额,主要芯片厂商各显其能,纷纷推出新产品。 美国高通在世界移动大会取消的情况下,线上展示了与5G相关的最新产品和研究成果,更新换代趋势明显。 高通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是全球首个5纳米制程基带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