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被指少报收入,天猫京东网店被要求自查三年补税

被指少报收入,天猫京东网店被要求自查三年补税

(原标题:天猫京东网店被要求自查三年补税,大数据下电商征税盲点不再)

澎湃新闻记者 韩声江

近日,华北某市多名网店店主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在5月收到了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电子税务局发送的“风险自查提示”,提醒他们存在少记营业收入风险,要求企业自查3年以来存在的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

根据一位健身器材网店店主向记者展示的“风险自查提示”,该提示主要是提醒商家存在网上销售商品少记营业收入的风险。

具体来说是指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的企业,其向税务部门申报的销售收入与电商平台所统计的销售收入差异较大,需要补缴营收差额所产生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

被指少报收入,天猫京东网店被要求自查三年补税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自查提示”所提及的数据分析时间范围是2017年至2019年,也就是说,网店商家要自查3年以来的营收漏报风险,并补缴相应税款。

网店商家为什么会产生漏报营收的问题?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网店均采取线上方式经营,其真实销售收入数据只有平台掌握;另一方面,网店上报税务部门的销售收入往往只是开发票的那部分收入,而很多消费者是不要求店家一定开票的,差值由此产生。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子英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称,此前平台数据与税务部门间不完全开放,一些企业利用了这点进行逃税。现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税务部门有条件获得完整的电商平台数据,“一家网店一年到底有多少营收,很容易看到。”

上述城市税务部门负责人近日也公开表示,税务部门现在可以发挥大数据优势,优化“统筹扎口、智能识别、网上推送、自查自纠、全程监督”的全闭环网上税收风险管理新模式。

据了解,该局对内破除各系统间壁垒,整合了上亿条纳税人开票、运费、金额等数据;同时深化跨系统、跨领域税收合作,多渠道共享市场监管、公安、社保等部门的第三方数据和互联网信息,建成涵盖2.36亿条外部数据的数据仓库。

大数据时代,传统上向网店商家征税的盲点已不复存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税专家葛玉御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电商平台的商户销售商品,如果消费者不要求开具发票,商户不会主动开票,向税务局申报收入往往显著低于实际销售收入,有逃税风险。

葛玉御指出,近几年,税务局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提高了大数据税收治理水平,同时加强了与电商平台企业的合作,可以获取平台统计的销售收入,从而借助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逃税问题。

网店店主们也坦言上述问题确实存在。其中一名老板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网店老板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我们和线下店铺不同的是,我们很难拿到成本进项增值税发票用于抵扣,很多商品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深圳华强北拿货,都是没有发票的,现在网红带货火起来了,我们找网红带货付的‘坑位费’都很高,也都是拿不到发票的,这样我们就没办法抵扣进项增值税。”

这位老板所说的是一个增值税征收环节的常识,增值税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抵扣。一般来说,商家拿到上游商家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在缴税时能获得抵扣,不必缴纳全部收入的所对应的增值税。

专家表示,从法理上讲,网店商家的说法是站不住的,因为他们如果想享受抵扣就一定要向上游企业索取增值税发票。对此网店商家则表示,能否做到全国公平征收是他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现在都是各地政策不同,有的地方宽松一些有的地方严一些,如果我们找上家要发票,进货成本就要提高,我们的售价肯定也要相应提高,但如果其他地区的商家进货时没有要发票,他们的价格就低,消费者在网上是全国对比,我们肯定就没有竞争力了。”一位电商老板坦言。

此外,在电商领域还有另一个“灰色地带”也与上述逃税问题产生关联——刷单。不少网店商家对记者表示,刷单其实一直以来就是业内的潜规则,只不过近几年平台管理越来越严格。但是税务机关拉出所有营收大数据后,刷单带来的税务问题也随之浮现。

“全部收入里可能有一部分是我们花钱刷出来的,其实并没有产生这么大的交易额,现在要求对这部分收入缴税,实在是有苦说不出,因为刷单行为在平台是不允许的,我们很难去证明,左右为难。”另一名网店老板表示。

为什么现在要求网店自查三年补税?多位财税专家对记者表示,除了大数据技术已经能够提供支撑,今年受疫情影响地方政府财力吃紧也是重要背景之一。记者了解到,除上述城市外,全国其他地区也有网店商家近期接到税务部门的电话要求自查补税。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上述城市税务部门已经对网店商家做出回应表示,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知识销售方式不同,在税收征管上并无本质区别,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均应依法纳税。本次推送风险提示目的在于告知风险,并通过自查自纠、自行补税的方式消除风险,同时也可避免影响企业信用。

据了解,当地税务部门将采取“一次告知,自纠自查;二次告知,辅助纠错;三次不改,重点核实”的模式,对已自行改正的纳税人,不再打扰;对未按照要求改正的纳税人,再次告知风险;两次告知后仍存在涉税风险的,由基层税务机关集中开展风险应对工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加快进击的5G旗舰SoC与集体躺平的4G芯片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 2022 年度旗舰机型 了。 一方面,各种具备顶级性能、顶级影像、全新快充技术和全新外观设计的新机开始集中发布或预热;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些新机的发布,上游的芯片厂商也开启了新一轮的 5G 旗舰 SoC 的

广电一网整合加速推进加快5G发展 行业有望重塑

此次会议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提出了相关要求。按照《实施方案》,全国一网整合将按照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统一部署、分类进行,统筹兼顾、积极实施的基本原则,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省级网络公司、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组建形成中国广播电视网

5G4G专利大战 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销售苹果iPhone等产品

据报道,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经销商转售苹果 iPhone 等产品,这是其与苹果就一系列 5G 专利持续进行法律斗争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苹果正试图利用三星先前的努力使爱立信的十项专利失效。 在整个去年的 12 月和今年的 1 月,爱立信和苹果的专利战一直在升级,

5G芯片市场竞争进入关键时刻

5G核心技术芯片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争抢更多市场份额,主要芯片厂商各显其能,纷纷推出新产品。 美国高通在世界移动大会取消的情况下,线上展示了与5G相关的最新产品和研究成果,更新换代趋势明显。 高通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是全球首个5纳米制程基带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