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量子卫星通信第一股!潘建伟院士等创办国盾量子上市

量子卫星通信第一股!潘建伟院士等创办国盾量子上市

(原标题:潘建伟院士等创办,量子通信第一股来了)

文/赵广立

微信公众号“科学网”今年3月,西湖大学校长、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联合创始的药企——“诺诚健华”在港交所上市,一度引发广泛关注。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彭承志等创办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正式登陆科创板,由此成为国内外首个独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

其中,科大控股为最大股东,持股18%(发行前);潘建伟为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持股11.01%(发行前)。

9日上午9时30分,国盾量子以每股280元开盘,较发行价(36.18元/股)上涨673.91%;以该股价计算,国盾量子市值超过210亿元。

潘建伟系大股东但“未参与公司技术研发”

国盾量子由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的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承志等8人于2009年创办。\

潘建伟 图片来源:新华网

值得关注的是,潘建伟还是国盾量子实际控制人之一暨董事长彭承志、董事暨总裁赵勇的博士生导师。

彭承志 图片来源:彭承志微博

记者通过查询“天眼查”获知,潘建伟目前持有国盾量子660.8万股,持股比例为11.01%(发行前),是国盾量子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按股票开盘价计算,其所持股份价值18.5亿元。

不过,据招股书显示,潘建伟虽然自国盾量子成立至今一直为公司股东,但其当下并未在公司任职,也未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在科创板允许“同股不同权”的章程下,潘建伟所持股份表决权也已委托科大控股行使。

《中国科学报》从招股书中发现,此次发行后,潘建伟的持股比例被摊薄,变成8.26%。

图片截取自《国盾量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

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潘建伟已是该领域拥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

29岁时,潘建伟及其同事在《自然》发表了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该成果后来与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2001年回国后,潘建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

统计显示,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9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1年,潘建伟当选中科院院士。

量子通信第一股

国盾量子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量子信息研究团队。在安徽省市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之下,国盾量子于2009年5月成立,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公司。

截至9日上午10时,国盾量子每股报价300元,上涨逾7倍。

关于国盾量子的证券代码,还有一个小故事。科创板目前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但“688027”这个代码一直无人问津。而国盾量子一眼就相中了它:688027是一个无法分解的质数,而保密通信就与质数分解息息相关。

招股书显示,国盾量子此次科创板上市融资将用于投建量子通信网络设备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包括高性能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实用化星地量子通信系统研究和量子通信芯片化技术等。

据了解,上市后,国盾量子也成为国内外首个独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

公开资料表明,目前国盾量子拥有国内外量子技术相关专利212项,以及多项领先的非专利技术;牵头8项量子技术国内外标准项目制定,参与21项;其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世界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及其首条商业延伸线“武合干线”等项目,并为北京、上海、合肥、济南、武汉等地的城域网提供设备和技术保障。

同时,国盾量子产品还用于“墨子号”量子卫星地面站,并进一步为金融、电力、政务、国防等领域客户提供安全服务。据统计,目前国内总计7000余公里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超过6000公里使用了国盾量子产品且处于在线运行状态。

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反哺科研方面,据国盾量子方面披露,2019年国盾量子营业收入达到2.58亿元,其中7594万元投向研发,初步形成了量子通信技术产学研相互促进的闭环。

中科院“血统”又一硬核上市企业

7月9日,国盾量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上市仪式。正式登陆科创板后,国盾量子成为继科大讯飞、中科曙光、中科星图等企业之后的又一中科院系硬核上市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产品对标谷歌地球的“中科星图”刚刚于7月8日正式登陆科创板。

公开信息显示,中科星图控股股东是中科九度(北京)空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曙光为其大股东之一。

另外,孵化自中科院计算所的人工智能明星公司寒武纪预计于7月下旬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寒武纪由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天石、陈云霁联合创立于2016年,陈天石和陈云霁两兄弟都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在中科院计算所,陈天石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算法,陈云霁则主攻计算机芯片。

目前,拥有中科院“血统”的上市公司已涉及人工智能、超导、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国盾量子的出现,将中科院系上市公司的领域范围扩张至量子信息技术领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加快进击的5G旗舰SoC与集体躺平的4G芯片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 2022 年度旗舰机型 了。 一方面,各种具备顶级性能、顶级影像、全新快充技术和全新外观设计的新机开始集中发布或预热;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些新机的发布,上游的芯片厂商也开启了新一轮的 5G 旗舰 SoC 的

广电一网整合加速推进加快5G发展 行业有望重塑

此次会议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提出了相关要求。按照《实施方案》,全国一网整合将按照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统一部署、分类进行,统筹兼顾、积极实施的基本原则,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省级网络公司、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组建形成中国广播电视网

5G4G专利大战 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销售苹果iPhone等产品

据报道,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经销商转售苹果 iPhone 等产品,这是其与苹果就一系列 5G 专利持续进行法律斗争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苹果正试图利用三星先前的努力使爱立信的十项专利失效。 在整个去年的 12 月和今年的 1 月,爱立信和苹果的专利战一直在升级,

5G芯片市场竞争进入关键时刻

5G核心技术芯片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争抢更多市场份额,主要芯片厂商各显其能,纷纷推出新产品。 美国高通在世界移动大会取消的情况下,线上展示了与5G相关的最新产品和研究成果,更新换代趋势明显。 高通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是全球首个5纳米制程基带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