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2020年半年记:疫情之下,仍是好汉一条

2020年恐怕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特别的一年。严格来说,我的职业生涯不算平坦。2017年8月31日,我在深圳一家本地门户网站寻得一份编辑工作,尽管刚开始赚钱不多,但毕竟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颇有感触。一想到这里眼角不

  2020年恐怕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特别的一年。

  严格来说,我的职业生涯不算平坦。2017年8月31日,我在深圳一家本地门户网站寻得一份编辑工作,尽管刚开始赚钱不多,但毕竟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颇有感触。一想到这里眼角不免有些湿润,令人沉思。后来,在2018年11月,我由于个人原因来到北京谋生,同样也是一份编辑的工作,大概这也是一种传承吧。

  时间到了2019年,我熟悉了新单位和北京的节奏,按道理来说,2020年应该是本人迅速发展和充实的一年,就如同今天的5G一般,驶进发展的快车道。始料未及的是,当我在家庆祝2020年春节时,疫情却开始悄悄扩散并愈加严重。随之带来的还有返工的延期、需求的减少、预算的降低、工作方式的改变,甚至有人因此丢了工作,让这个新年变得格外寒冷,格外艰难……但是在一线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相互配合,相互帮衬,一切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也因此能够快速复工复产,投入编辑的工作中,没错,又好起来了。

  回望这半年,尽管真的很难,但是现在想起来,确实有一番滋味……有时候我都在想,面对这样的"至暗之时",我,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第一步:线上办公值得写上一笔

  在疫情期间,线上办公已经成为不少上班族的核心工作方式,对学生而言便是远程教育了,不过鉴于本人的年龄,后者与我没有那么强的关联。嗯,大概吧。不过说实话,当我被告知要线上办公时,心情很兴奋,毕竟第一次可以长时间在家办公。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早上不用起那么早,非常真实。

2020年半年记:疫情之下,仍是好汉一条

  书回正文,你眼中的线上办公是什么样的?可以不用早起,不用挤地铁,干累了甚至还能躺床上休息一下,而且还有更充足的时间,更独立的空间和更高的工作效率……一切都很美好对不对?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

  2020年2月3日,我线上办公的第一天,对于一个家到单位有16公里之遥且原来要在9点之前赶到单位的人来说,敢在八点半起来是一件十分嚣张的事情,爽到。大概是因为兴奋,或是空间上的独立感和自由感,工作效率相当高,但是当你熟悉了这种感觉,就开始"翻车了"。

  几天后的中午,我心想:"我平时在单位只能趴在桌子上睡觉,今天我便是要躺在床上!"过了1小时就到了喜闻乐见的点名时间,但是完事后就有一个声音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再睡会吧,没人管~"我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太过分了!然后我就在十分忐忑的心情中又睡了半小时。除此之外,工作间隙玩手游、刷微博,看抖音也是常有的事。尽管最终工作可以完成,但有时候确实很影响效率。

线上办公密密麻麻的桌面
线上办公密密麻麻的桌面

  另外,线上办公遇到需要"头脑风暴"的工作时多多少少有点"水土不服"。2月6日下午3点,我参加语音会议时,一记快递的电话打进来了以至于我没有听到其他同事的发言,而且我不确定电话的铃声有没有被收录到软件的语音通话中。此时,组长让我继续发言,空气中便多了一分宁静……类似头脑风暴、开会这样的办公环节需要彼此之间的互动,但是线上办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是网络环境、信号条件或是其他不可抗力等,而且脑海中的想法和创意和容易卡在断断续续的文字或语音中,这反而增加了彼此理解和沟通的成本。

  尽管从总体上看,线上办公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那段特殊时期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线上办公软件以及各种即时通讯应用也成为彼此交流的重要手段。

  至于如何在居家工作的过程中保持效率,在我看来,居家办公保证效率最好的方式依旧是靠自觉,尽管这种方法很考验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工作核心依旧在人,人不上心,借助再多外力也很难见效。不过,既然有时间"摸鱼"反而能够说明另外一个问题——你还是太闲。

第二步:迈出去第一脚

  尽管居家办公是个好东西,但是不可能永远待在家里。2020年3月,我戴上口罩、手套、护目镜,讲究个全副武装,重新回公司上班。不过,接下来的一幕中倒是令我印象深刻。

  "北京上午9点的街道还真安静。"这是我复工后第一次上班的最大感受。本应堵得水泄不通的马路,现在似乎却是一个可以躺在上面睡觉的存在,那还蛮真实的。"公交车,地铁上的人应该会多一些吧。"我当时这样想着,但是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

地铁站上零星几个人
地铁站上零星几个人

  坐上公交车,我发现车上除我之外,只有司机、安全乘务员两个人,这种情况我一般称之为包场。其实不只是公交车,地铁上的情况上也大体如此,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突然感觉地铁的车厢还挺大。尽管说这种话有些不合时宜,至少我这是第一次不用担心地铁没座位。

  相比之下,单位倒是还有些人气,尽管只到了半数左右,但终究是有人可以说话,令人开心,这也是我第一次因为可以跟人说话感到开心。大家坐在工位上,上班8小时全程戴着口罩,只有在吃饭时才小心翼翼地把口罩拿下并拖到下巴处。下班时间到了,大家便早早地走,不愿多做一分逗留,当然,也没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愿意在人员聚集场所逗留。

  尽管生活在疫情的阴霾之下,多少有些压抑,但至少已经迈出家门,开始迈出苏醒的第一步,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无论是对谁来说都是如此。阳光总有冲破乌云的一天,后来随着疫情的控制,各地病例数开始下降并且开始清零。

商业中心开始恢复以往的热闹
商业中心开始恢复以往的热闹

  一天又一天,公交车、地铁、写字楼等场所的人渐渐开始多了起来,我在地铁上又开始找不到位置了,但并没有令人沮丧反而有些慰藉……好吧,至少那段时间我是这样想的。单位里的诸位交流也渐渐多了起来,尽管隔着口罩听得不太清楚,但能听个响也是极好的。

现在的地铁
现在的地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加快进击的5G旗舰SoC与集体躺平的4G芯片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 2022 年度旗舰机型 了。 一方面,各种具备顶级性能、顶级影像、全新快充技术和全新外观设计的新机开始集中发布或预热;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些新机的发布,上游的芯片厂商也开启了新一轮的 5G 旗舰 SoC 的

广电一网整合加速推进加快5G发展 行业有望重塑

此次会议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提出了相关要求。按照《实施方案》,全国一网整合将按照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统一部署、分类进行,统筹兼顾、积极实施的基本原则,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省级网络公司、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组建形成中国广播电视网

5G4G专利大战 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销售苹果iPhone等产品

据报道,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经销商转售苹果 iPhone 等产品,这是其与苹果就一系列 5G 专利持续进行法律斗争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苹果正试图利用三星先前的努力使爱立信的十项专利失效。 在整个去年的 12 月和今年的 1 月,爱立信和苹果的专利战一直在升级,

5G芯片市场竞争进入关键时刻

5G核心技术芯片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争抢更多市场份额,主要芯片厂商各显其能,纷纷推出新产品。 美国高通在世界移动大会取消的情况下,线上展示了与5G相关的最新产品和研究成果,更新换代趋势明显。 高通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是全球首个5纳米制程基带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