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人工智能预警:人和机器,谁的偏见更危险

人工智能预警:人和机器,谁的偏见更危险

(原标题:人工智能预警:人和机器,谁的偏见更危险)

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时代,谁在改变和塑造人们的观念?这是一个经常被忽视却又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部落首领或巫师,有时是两者合而为一,掌握对自然变化和人的命运的解释权。进入轴心时代,知识和观念的生产更加专业化,哲学家和政治家群体崛起,在西方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和梭伦们,在东方则是老子、孔子、商鞅和释迦摩尼们,还有如修昔底德和司马迁这样的历史学家们,也因为杰出的叙事和见识,对当时和后世的思想影响深远。到了中世纪,教廷和国王在精神和世俗观念塑造上竞争不息。再往后,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们率先打破了人类的精神禁锢,地理大发现中探险者们的故事鼓励了猎奇、冒险、殖民和商业精神。然后,科学家群体、经济学家、政治理论家们在社会观念塑造中各领风骚。

从20世纪开始,企业家和企业在人类社会的观念塑造中扮演了日渐显著的角色,从福特主义到丰田主义,这种影响远远不止于企业内部,也不至于经济生产,而是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常,这种观念塑造通过几种方式:

一是通过大众易于理解和传播的成功故事,企业家和企业被渴慕、效仿和追随;

二是带有政治经济学意味的,被加尔布雷思和乔姆斯基所揭示和批判的,通过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资本对大众传媒的干预实现的;

三是正在迅速兴起的,通过对产品的定义以及企业家自己直接言说来表达的方式,这是令人瞩目和值得期待的变化。

今天,全球最大的企业,尤其是信息科技企业,很多都旗帜鲜明地在产品和服务中展现出其价值观。如果有人还怀疑我说的这些企业在观念塑造上的影响力,不妨想想微软、苹果、谷歌、华为、阿里巴巴、微信有多少员工,他们遍布的地域有多广,有多少企业在这些巨头的硬件供应链上,或者依赖这些巨头的系统平台来开发产品,更不必说有多人用户在用它们的产品。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超过14亿台,这个数要大于中国的人口规模,三星、华为、苹果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都在2亿左右。

在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铁娘子》中,撒切尔夫人借回忆父亲格言说,“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对观念的影响链条很好的说明。凯恩斯也说过,“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其正确与否,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于常人意料……许多实干家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之影响,往往恰恰沦为某个已故经济学家最坏学说之不自觉的奴隶。”这段话也可以用来预见未来企业家和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那么,一个自然而然和关键的问题是,该如何看待企业家和企业的这种影响?就个人而言,我乐于将这种新涌现的影响看作是社会获得更好未来的机会。之所以称之为机会,有两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多重观念力量的竞争,扩大了社会个体的观念选择空间,增进了思想的自由度,也意味着社会中的个体在掌握自身命运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度;

二是企业家和企业被社会所共鸣和选择的那些观念本身,反映出的是合作伙伴和数以亿计消费者的集体选择,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这种选择是直接和有力的,反映出建立于分散个体常识基础上的共识。

当我们的社会面临一些系统性和根本性的挑战时,任何有助于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机会,都需要倍加珍惜。这些挑战,有些是人们能够直观理解和警惕的,如急性的传染病、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核武器的扩散等。有些则更复杂和难以依靠直觉,如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因为这些变化会撼动社会体系,一开始又是缓慢进行,它们的宏大超出了我们的日常认知,缓慢的变化又使我们难以察觉,而且可能的灾难发生在不知多远的未来,但是一旦缓慢变化累积到一个临界点,形势就可能急剧恶化。

相比于已经颇有争议的气候变化,人们对把人工智能视为我所说的系统性和根本性挑战更心存犹豫。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温室气体排放只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副产品,并不是人们想要的。但人工智能则不同,它一开始就是我们理性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用来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工具。如果从1956年达特茅斯的夏季研讨班开始算起,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有六十多年了,但是直到最近这些年才开始全面渗入我们的生活。人们热烈而急切地驰向智能支持的美好生活,怎么愿意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考虑花大价钱改进刹车呢?

但是我不得不说,现在就需要非常认真地考虑改进刹车系统的事,这不是基于抽象的对“进步主义”和“理性自负”的反思。2018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微软公司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未来基石:人工智能的社会角色和伦理》,本书的作者、微软公司的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先生也出席了发布会。在报告中,我们从认识论和进化论的角度,提出要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知识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特别是负面的影响,包括隐私保护、偏见强化、社会操纵、不平等、武器化等问题,布拉德对这些问题也有强烈的共鸣。事实上,我们的报告吸收很多在他领导下的微软团队关于人工智能挑战的洞见。

布拉德的这本《工具,还是武器?直面人类科技最紧迫的争议性问题》是非常及时的。如果借用在最近的新冠病毒疫情中常被提及的一个称谓,我们也可以称他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吹哨人”。书名准确而清晰地提醒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两面性。最近几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在密切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报告和著作,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从书名中就旗帜鲜明地获得对人工智能双重属性的警示。同样,这个书名也暗示,工具还是武器,希望还是危险,最终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阅读这本书是一个愉快的体验,尽管里面讨论了许多对人类社会来说不那么愉快的挑战。阅读上的愉悦部分来自书里内容和分析。本书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前景和种种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也涵盖了诸多已经被关注和尚未引起关注的相关主题,社会分化、失业、垄断、武器化、大国科技竞争等等,这些议题在“工具和武器”这个主题下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和处理,这种内容上的全面、平衡与恰当的分析深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出色的叙述和严谨平实的风格,也让阅读变得轻松愉快。我猜想,这与他作为微软公司首席法务官的职业习惯有关。这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和技术著作,也不是架空的科幻灾难小说。在书中,大量的思考和分析是个人体验式的,作为微软的总裁兼首席法务官,他不仅参与了微软内部关于人工智能研发战略和规则的制定,还参与了全球范围内各类大型论坛、政府高层磋商会,读者很容易将自己代入这些场景中,理解不同利益方的关切和选择,这使得很多看起来宏大的议题变得真实可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加快进击的5G旗舰SoC与集体躺平的4G芯片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 2022 年度旗舰机型 了。 一方面,各种具备顶级性能、顶级影像、全新快充技术和全新外观设计的新机开始集中发布或预热;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些新机的发布,上游的芯片厂商也开启了新一轮的 5G 旗舰 SoC 的

广电一网整合加速推进加快5G发展 行业有望重塑

此次会议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提出了相关要求。按照《实施方案》,全国一网整合将按照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统一部署、分类进行,统筹兼顾、积极实施的基本原则,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省级网络公司、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组建形成中国广播电视网

5G4G专利大战 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销售苹果iPhone等产品

据报道,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经销商转售苹果 iPhone 等产品,这是其与苹果就一系列 5G 专利持续进行法律斗争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苹果正试图利用三星先前的努力使爱立信的十项专利失效。 在整个去年的 12 月和今年的 1 月,爱立信和苹果的专利战一直在升级,

5G芯片市场竞争进入关键时刻

5G核心技术芯片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争抢更多市场份额,主要芯片厂商各显其能,纷纷推出新产品。 美国高通在世界移动大会取消的情况下,线上展示了与5G相关的最新产品和研究成果,更新换代趋势明显。 高通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是全球首个5纳米制程基带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