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Linux、QNX与安卓,车载操作系统大战企业咋站队

Linux、QNX与安卓,车载操作系统大战企业咋站队,linux,操作系统,安卓,qnx

(原标题:车载操作系统上演“三国杀”: 路线背后的车企站队考)

21财经APP钱伯彦 法兰克福报道

“汽车是配有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汽车是下一代的上网终端”,“汽车厂商不应仅仅是弯铁皮的”。

当这些金句不再节选自马斯克的社交媒体账号,而是分别出自于戴姆勒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和宝马首席执行官齐普策之口时,几乎无人还会否认,汽车产业正在剧变。

汽车软件之魂

百公里加速度、发动机涡轮增压、真皮内饰材质、AdBlue尾气处理系统……这些在数字化时代之前定义了什么才是一辆汽车的术语和性能指标,正在渐渐被一系列科技概念抢走风头。

在这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抬头显示、高级辅助驾驶、OTA(在线升级技术)、自动泊车、车载影音娱乐系统、乃至中控屏的尺寸都变得愈发重要。

一方面,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群体对于科技感的追求,使得整车企业不得不通过将大量科技元素注入汽车设计语言以迎合新世代的口味。另一方面,已经开启的电动化时代也意味着考验车企研发硬实力的内燃机技术走向衰亡。结构和性能上大同小异的电动机很难再像内燃机那样为车企们提供差异化的竞争点。当发动机最高转速变成历史名词时,当所有主流车型的百公里加速度都在5秒以内时,当发动机NVH调校变成屠龙之技时,软件就变成了为数不多的能够进一步提供差异化定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确保竞争力,我们必须掌握软件。”甚至连内燃机车辆的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都在革自己的命,康林松在各个公开场合为“软件定义汽车”这一概念大声疾呼。

Linux、QNX与安卓,车载操作系统大战企业咋站队

梅赛德斯奔驰MB.OS系统

对于整车企业而言,软件时代的到来还意味着商业范式的剧变。汽车销售不再是车企、经销商与顾客之间的一锤子买卖,类似苹果应用商店那样的通过软件更新订阅和流媒体服务收取费用已经被车企们视为未来十年内的营收新来源。

这其中的先行者无疑是自喻为科技企业、而非整车制造商的特斯拉。马斯克此前于4月便宣布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套件FSD售价将提升1000美元至8000美元,这也是2019年11月FSD套件售价涨价1000美元之后的第二次价格大幅上调。特斯拉在2019财年发布会上已宣布,公司通过FSD套件获取的年收入已超过10亿美元。根据安信证券的研究,FSD套件给特斯拉带来的营收大约在12.5亿美元,相当于额外卖出超过2.5万辆Model 3的所得。

不甘示弱的宝马也在其第七代车载系统iDrive7中增加了类似的远程软件升级功能RSU。宝马掌门人齐普策此前就宣布宝马已经完成了超过50万次远程更新。稍显落后的老对手梅赛德斯首席执行官康林松也预计集团的软件收入将在2025年突破1亿欧元大关。

无论是更新导航软件的地图数据,还是通过远程订阅购买训练得更智能的自动驾驶功能包,亦或者是在Spotify等流媒体软件上下载最新的单曲,或是对In-Car-Payment进行安全升级,支持这些软件时代无限可能性的大前提则是车载操作系统。

车载操作系统,在技术层面是整合各类型软件应用以及适应中央集中式电子电器架构的必要基础,在经济层面上也是打造系统生态的基础出发点。除此之外,拥有独立自主车载操作系统的车企还可以借助自家的操作系统实现企业与原子化的每辆汽车和用户之间的双向数据交流。

不论是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实时更新地图数据包,还是通过收集用户数据掌握驾驶模式规律,甚至是像特斯拉一样通过回收海量数据对自动驾驶算法进行持续训练,车载操作系统是确保车企与用户之间粘性以及维护车企数字主权的最关键一环。

百花齐放下的两强之争

“想象一下,这就是汽车上的Windows系统。”

这是康林松最喜欢的类比。但事实上,研发车载操作系统却远没有康林松轻描淡写得如此轻松。

车载操作系统既不像PC端那样Windows一家独大,也与移动端安卓、苹果的双头垄断完全不同,反而更像是十年前塞班、MeeGo、安卓、Windows Phone、iOS互相混战的市场局势。另一方面,PC端微软的强势地位所导致的,包括戴尔、惠普、华硕、IBM等PC制造商全部沦为硬件加工企业的现状显然也并非康林松所希望看到的。

相比起车载电控单元ECU内部的软件架构已经几乎由AUTOSAR一统天下不同,当前正被广泛使用的车载操作系统就包括WinCE、Linux、Android、QNX、WindRiver、microITRON等六七款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再算上根据Linux内核深度定制的华为鸿蒙OS、阿里巴巴的AliOS、苹果自成一系的iOS、基于安卓的Android Automotive OS等形形色色的衍生版本系统,车载操作系统赛道上的参赛者已经数以十计。

即便撇除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WinCE、仅有日系品牌押宝的microITRON等一系列前景不明朗的操作系统方案,以Linux和QNX为代表的两条技术路线之争至今仍未有定论。

其中,老当益壮的QNX系统已经问世超过20年。作为第一款通过ISO 26262 ASIL D最高级别安全认证的实时操作系统,QNX一经问世便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飞利浦医疗、思科路由器、阿尔斯通轨道交通、西屋的核电技术均采用QNX系统。而以安全性优先的汽车产业则是QNX的第一大应用产业。

IHS以及盖世汽车研究所等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QNX在汽车操作系统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5%。在更注重生态和内容的车载娱乐系统占有率也超过60%,而在强调安全性的仪表盘以及驾驶辅助领域,QNX的市占率更是达到了近100%。

Linux、QNX与安卓,车载操作系统大战企业咋站队

无论是宝马的iDrive、福特的SYNC 3,还是沃尔沃的Sensus、奔驰的COMAND、奥迪的MMI,几乎所有市面上主流的车载操作系统均是基于QNX开发而成。

不过,QNX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高昂的授权使用费用、安全性带来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开放性不足导致的应用生态缺乏都是QNX看得见的天花板。

与QNX针锋相对的便是基于Linux内核的一众高度定制化的操作系统。虽然Linux系统在PC端消费领域无法与Windows分庭抗礼,但是其开源免费、相关开发人才数量众多等天然优势都使得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正在快速追赶QNX。

2012年,Linux基金会牵头,吸纳了丰田、日产、捷豹路虎、英伟达、电装等巨头加盟的汽车专用Linux系统合作项目AGL(Automotive Grade Linux)正式成立。2018款丰田凯美瑞成为首款搭载AGL操作系统的量产车型。

基于Linux内核二次开发而成的车载操作系统中最为著名的则无疑是特斯拉的Version系列。

来自硅谷的挑战者

Linux完全开源且稳定的特点,以及随之带来的将系统功能、界面设计、逻辑设计全部一手抓在车企掌控之下的优点,显然与强调软件代码100%自己编写的特斯拉十分搭调。

不过,即便是已经更新到V10.0的特斯拉车载系统也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相比于安卓丰富的应用生态,Linux的生态内的内容与服务至今仍十分匮乏。例如,爱奇艺、bilibili等应用直到V10.0才姗姗来迟。

也正因如此,嗅到了商机的硅谷大佬谷歌为车企们提供了Linux和QNX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安卓。

前身同样可以追溯至Linux内核的安卓系统在保留了开源免费等先天性优点之外,还拥有以特斯拉为代表的Linux路线不具备的优势:极其丰富的内容生态以及更简单的二次开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第七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加快进击的5G旗舰SoC与集体躺平的4G芯片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 2022 年度旗舰机型 了。 一方面,各种具备顶级性能、顶级影像、全新快充技术和全新外观设计的新机开始集中发布或预热;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些新机的发布,上游的芯片厂商也开启了新一轮的 5G 旗舰 SoC 的

广电一网整合加速推进加快5G发展 行业有望重塑

此次会议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提出了相关要求。按照《实施方案》,全国一网整合将按照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统一部署、分类进行,统筹兼顾、积极实施的基本原则,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省级网络公司、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组建形成中国广播电视网

5G4G专利大战 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销售苹果iPhone等产品

据报道,爱立信试图阻止巴西经销商转售苹果 iPhone 等产品,这是其与苹果就一系列 5G 专利持续进行法律斗争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苹果正试图利用三星先前的努力使爱立信的十项专利失效。 在整个去年的 12 月和今年的 1 月,爱立信和苹果的专利战一直在升级,

5G芯片市场竞争进入关键时刻

5G核心技术芯片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争抢更多市场份额,主要芯片厂商各显其能,纷纷推出新产品。 美国高通在世界移动大会取消的情况下,线上展示了与5G相关的最新产品和研究成果,更新换代趋势明显。 高通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是全球首个5纳米制程基带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