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华为一直重申自己 不直接造车,但是在消费层面,华为则不断通过切入汽车软件、自动驾驶等领域,展现其在新能源车型制造方面的技术实力。 日前,华为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华为对未来十年的智能世界进行了描绘与展望。 报告预测,到
虽然,华为一直重申自己 不直接造车,但是在消费层面,华为则不断通过切入汽车软件、自动驾驶等领域,展现其在新能源车型制造方面的技术实力。
日前,华为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华为对未来十年的智能世界进行了描绘与展望。
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高于20%,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超过50%,未来十年,汽车产业将向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智能生产方向发展,华为依然将会做车企的供应商。
同时,报告指出,未来自动驾驶将会率先在高速、园区等封闭道路场景中实现,再逐渐覆盖到开放道路。
在智慧空间方面,将会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车载光、AR、VR等技术方面呈现,智能汽车将会成为“虚拟融合的智能生活空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24日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不同公司各有各的选择。“有几个造车的挣了多少钱了,不造车的挣钱反而更多。未来汽车品牌能生存多少,还有几个能存在,还是未知。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越要冷静。”
目前,华为已经上市了30多款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包括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激光雷达、鸿蒙车机系统,今年华为在汽车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将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5000人,研发中心遍布欧洲、日本和中国各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人类经常会遇到种类新颖的工具、食物或动物,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但人类仍然可以确定这些是新物体。 与人类不同,目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方法很难识别新型的物体,因为它们是以封闭世界的设定来设计的。它们所受的训练是定位已知种类(有标记)的物体,而把未
对于自动驾驶应用来说,最终还是需要对3D场景进行感知。道理很简单,车辆不能靠着一张图像上得到感知结果来行驶,就算是人类司机也不能对着一张图像来开车。因为物体的距离和场景的和深度信息在2D感知结果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信息才是自动驾驶系统对周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自动驾驶是否安全。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独立完成出行任务,人类将自己出行需求完全交给自动驾驶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需求也可以由自动驾
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控制负责人Brandon Basso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决策、机器人系统设计和软件架构、机器学习、控制理论等。曾在3D Robotics、Uber自动驾驶公司工作多年,担任重要职位,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
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物体,它们仍然存在。把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下面,孩子会知道它的存在,他可以伸手到毯子下面把它拿回来。这种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是正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现实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没有的。